新能源汽车有哪些风口,新能源汽车有哪些风口组成

tamoadmin 0
  1. 吉利正式接盘力帆,瞄准换电新风口,长安汽车迎来最强对手!
  2. 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怎么样
  3.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一览
  4. 氢燃料汽车布局逐渐壮大,新能源风向或将改变?
  5. 千万辆级市场风口生变,丰田如何打造自己的混动王朝
  6. 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商机?
  7.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风口要来了吗?

新能源汽车已然站在风口之上,在政策加持和资本热捧下加速发展驶入快车道。

11月2日,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件终于浮出水面。实际上,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频发。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突破14.4万辆,同比增长119.8%。与此同时,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也是非常看好的,蔚来、小鹏等已上市的造车新势力股价市值“起飞”,哪吒、威马等也趁着市场的热情,扎堆IPO。

有分析称,疫情后期行业稳步复苏,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需端持续恢复,需求逐步释放,新车型逐步投放***市场需求,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步入高速成长阶段。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风口,新能源汽车有哪些风口组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头部造车新势力“风雨”中成长

日前有传闻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明年生产约55万辆汽车,其中包括30万辆Model 3和25万辆Model Y;特斯拉中国对此说法的回应是:具体产能等数字目前无法对外公布。

不可否认的是,特斯拉正在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上海超级工厂Model 3的产能已提高至每年25万辆。11月5日工信部披露的第338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特斯拉产Model Y已完成申报。

今年3月特斯拉国产车型交付量首次突破万辆,随后5-10月销量均破万辆;中汽协预测今年特斯拉在华的销量或将达到10万辆。业内认为,随着国产化零部件的用,国产化Model Y有望下探至30万元区间,将持续提升特斯拉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情况,也将对造车新势力乃至传统车企造成压力。

考虑到价格和车型,国产Model 3和Model Y对蔚来、小鹏、威马等影响更大,希望走高端新能源品牌路线的造车新势力将面临新的压力,尤其是新能源补贴彻底退坡后,将与特斯拉处于同一起跑线。

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规划》发布一周以来,小鹏汽车累计涨幅高达79.62%。而蔚来自4日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后持续上涨,目前市值已超越宝马、通用等传统汽车制造商巨头,年累计涨幅高达935.57%。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耐力赛阶段,交付量成为造车新势力企业硬实力的展现。今年1-10月,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头部企业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1430辆、17117辆、21852辆。

不过,产销稳步增长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也遭遇“成长的烦恼”——随着市场保有量的提升,多家造车新势力面临产品质量问题。

11月6日,理想汽车宣布召回10469辆理想ONE,召回范围内的车辆由于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销力设计原因,车辆受到碰撞冲击时可能导致前悬架下摆臂球销脱开,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操控,极端情况下会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出现产品问题的还有正在筹备上市的威马汽车。10月28日,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存起火风险,威马汽车宣布召回1282辆电动汽车。

而蔚来汽车早在2019年,也因电池安全隐患召回ES8车型4803辆。小鹏汽车是目前尚未经历召回的车企,但其去年也曾因产品升级降价,造成新老用户享受新车价格不一的问题,引发不小的用户风波。

在业内人士看来,造车新势力仍旧“风雨不断”。一方面,行业和资本的看好助力着企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安全与质量这两把“利剑”依然高悬在这些企业的头顶,是企业长续发展不变的关键。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比亚迪展出的全新新能源车型“汉”。资料/新京报记者王远征 摄

二三梯队新势力还在抢滩资本市

在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接连赴美登陆资本市场,确定了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地位之后,威马汽车、哪吒汽车、爱驰汽车等相继传出要登陆资本市场,抢滩科创板。

7月20日,哪吒汽车表示,已启动C轮融资,并于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9月26日,天际汽车董事长张海亮表示,正考虑IPO;10月13日,***披露中信建投关于威马汽车辅导备案情况,威马汽车在科创板上市;10月20日,恒大汽车表示,已于9月22日进行了科创板上市的备案;10月27日,爱驰汽车表示,正在准备登陆科创板,2021下半年实现IPO。

最近,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也公开表示,“预计明年年底或者后年IPO。”虽然其并未明确表态零跑汽车预计上市的板块,但业内普遍认为,零跑汽车大概率会冲击科创板。

科创板用注册制,审批周期短且门槛较低,对科创企业包容性更高,更利于造车新势力上市。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造车新势力融资越来越难,科创板让其看到新的希望,对于玩资本游戏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谁能够先上市,活下去的机会就大。”

不过,业内也有观点认为,虽然科创板的市场化、注册制体现出宽进严出的特点,降低了IPO企业的财务门槛,但无形中也增加了上市企业之间的竞争,通过市场倒逼企业的优胜劣汰。

“造车新势力第二三梯队登陆科创板、融资是一个机遇,但仍面临挑战和市场的洗牌,从产品和销量表现来看,仍面临市场的质疑。”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上市之后保证生存,基本有了相对良性的资金链,发展中心仍是产品研发、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

IPO并非造车新势力的终点,只是其进化的分水岭,能够解决短期压力,但打造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造血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国内传统车企电动化热火朝天

11月6日,比亚迪股份股价直线上涨,报收190.44港元,市值突破5000亿港元。据了解,比亚迪股份股价年内涨幅超295%。

这与比亚迪业绩表现密不可分。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行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比亚迪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达34.14亿元,同比增长116.83%。销量方面,据比亚迪发布的10月份销量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车型实现销量22045辆,同比暴增83.1%。

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今年推出的全新车型“汉”搭载了最新研究的刀片电池,成为自主品牌高端电动车型的代表。

除了比亚迪,国内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电动化也成为了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等所有在华车企的“必争之地”。

今年年中,东风汽车打造已久的自主高端电动车品牌“岚图”发布,尽管入场颇晚,但其进程却十分迅速。11月6日,岚图汽车中大型高端智能电动SUV白车身实现下线,首款车型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北汽方面,除了北汽新能源外,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了ARCFOX旗下首款全新纯电动车型,主打中高端市场。

基于国家政策导向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鼓励,国内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布局。吉利、长安、广汽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有换道超车的希望。

合资品牌今年同样动作也不小。11月3日,一汽-大众ID.4 CROZZ和上汽大众ID.4 X中国首秀。作为MEB平台下进入国内的首款车型,ID.4承担着大众在华电动化新篇章的重任;日产全新跨界纯电SUV车型Ariya亮相,开启日产在华电动化的序幕,新车将于明年在国内投放。预计到2025年,日产将在华投放9款电动化车型,加快电动化转型。

山西证券分析称,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有望引导新能源汽车规模高增速、质量进一步提升;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竞争关键在于质和价。中信证券认为,疫情后期行业稳步复苏,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需端持续恢复,需求逐步释放,新车型逐步投放***市场需求,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步入高速成长阶段。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魏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正式接盘力帆,瞄准换电新风口,长安汽车迎来最强对手!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怎么样

日前,?*ST力帆(601777)发布对外发布了一份《重整(草案)之出资益调整方案公告》,这宣告自去年以来就在流传的吉利收购力帆被实锤了。

公告显示的具体重整方案为:由吉利迈捷、两江基金共同发起设立的"满江红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吉利迈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达70%以上的绝对控股的公司,成为参与公司重整投资的实施主体。

公告显示,公司现有总股本13.14亿股,其中涉及员工股权激励需回购注销的限售股2793.13万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2.86亿股。重整将以12.86亿股流通股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25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共计转增32.14亿股。这32.14亿股转增股票不向股东分配,全部由管理人按照重整的规定进行分配和处置。

据悉,转增股票中的约9.65亿股将分配给力帆股份及十家子公司的债权人用于清偿债务。其中约4亿股将分配给力帆股份债权人用于清偿债务,约5.6亿股将提供给十家子公司用于向其债权人分配以清偿债务。

完成重整工作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力帆控股变更为满江红基金,吉利迈捷、吉利科技集团将成为拯救力帆的主力军。

众所周知,力帆就是一个烫手山芋。根据8月*ST力帆发布的公告,公司(含子公司)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合计约2.98亿元;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累计金额50.37亿元。债台高筑,无疑给"接盘侠"吉利留了一个大坑要填。

那么吉利收购力帆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有人说最大的价值在于摩托车业务和手中持有的地块,其实吉利在下一盘更大的棋——换电市场。

作为回顾,今年5月份,换电站作为新型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写入《工作报告》,换电模式也迎来了发展新局面,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风口。为响应国家政策,新能源车企均积极将政策落到实处。

今年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模式发布会在重庆召开,吉利科技智能换电站全国首发亮相,换电模式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今年将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而早在今年7月30日,长安新能源也成立了换电联盟,并举行了主题为"智慧焕享,绿色畅行"的发布仪式。

显而易见,吉利汽车接盘力帆,最大的好处便是借助力帆的现有开拓西南"换电"市场。公告中显示,产业投资人的受让条件包括产业投资人将向上市公司提供优质产业,包括但不限于协助将力帆打造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唯一的上市平台,并择机将中高端智能网联换电业务注入,通过资产重组为上市公司导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重点鼓励的换电新能源汽车生产、汽车与摩通产业整合机遇、产业技术支撑等。

简单点说,就是吉利要借助力帆来大肆开展换电业务。根据,吉利今年要在重庆建成35座换电站,到2023年落成200余座换电站。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和基于换电模式的"盼达用车",正好可以作为吉利换电业务现成的载体。由此一来,吉利汽车也将成为重庆本土车企在新风口之下的最大竞争对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一览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面很广。

从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该专业不仅需要学习新能源汽车的知识,还需要学习现代汽车的基础知识,所以就业范围很广。新能源工程专业未来薪资稳定,平均月薪6000元左右。技术好的话工资会高一些。

最高的厂长年薪一百万,根本没有可比性。一个其他新能源领域的高级工程师可以拿到近百万年薪,这是一个风口浪尖。如果不抓住这个赚钱的机会,将来新能源就变成了“旧能源”,你就找不到赚钱的地方了。

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新能源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售后服务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试验试制、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工作。

新能源就业前景好,主要体现在新能源产业前景看好,能源结构转型大势所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不可逆转,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稀缺,新能源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广,工资待遇高等方面。

汽车新能源专业就业方向有以下这些:

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培训部门从事新能源汽车调试、新能源维修技术主管、质检员、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等相关工作。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如下:

我国正在贯彻“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扶持政策。目前国家财政扶持节能减排

促进了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并且已成为新一轮汽车促销的亮点。随着油价不断攀升,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的稀缺人才。

氢燃料汽车布局逐渐壮大,新能源风向或将改变?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一览

新能源是全球经济迈向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新能源产业也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股市中的新能源板块更是备受投资者青睐,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风口。那么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有哪些,一起来看看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相关内容解析吧!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

一、特斯拉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美国特斯拉公司几乎是皆知。特斯拉致力于开发和生产清洁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相关能源存储系统,其使命是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型。不仅如此,特斯拉还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投入,并持续推陈出新,绝对是新能源龙头企业之一。

二、比亚迪

比亚迪是中国最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之一,其业务范围覆盖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组件、储能系统等多个领域。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很多积累,其销售量和市场份额一直居于国内领先地位。19年,比亚迪还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池制造商之一,可以说是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三、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是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之一,主营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等。宁德时代在新能源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也是全球知名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之一。公司还通过逐步增加海外业务来进一步扩大规模。

四、CATL

宁德时代的竞争对手和同样的锂离子电池芯片供应商就是全球头部锂电池企业——国内某些人自称“中国特斯拉”。作为兼顾分时定位和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设计商和生产商,CATL以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和提供竞争力的业内产品而闻名,其客户包括欧洲、北美等全球范围内的知名车企。

五、英特尔

虽然英特尔不直接从事新能源领域,但它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能源厂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更多的汽车厂商推出电动汽车,英特尔提供支持软件、安全技术和高度自动化的硬件芯片,同样也在推进智能网格以及其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的发展过程。

六、丰田

丰田汽车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坚实的布局。旗下的混合动力汽车Prius系列具有统治级的地位,同时丰田还投资了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等项目,旨在成为一个真正的可持续性解决方案提供者。

七、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虽然同样不是专门从事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但其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却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阿里云推出的“智慧能源”和“智慧城市”等方案,尤其是与能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物联网应用,可以帮助新能源公司更好地监测、管理和优化能源。

总体而言,当前新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涵盖了汽车、电池、储能系统等各个领域。这些企业凭借坚实的技术背景、强大的行业以及对可持续性未来的远见卓识,为全球提供了高效绿色的能源和交通解决方案。对于投资者来说,理性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战略布局和市场前景,选择具有竞争力和潜力的新能源企业进行投资,将是最佳选择之一。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

钧达股份(002865)(002865)

22年中报:净利润2.73亿元,净利润增长率885.01%,营业收入44.27亿元。

股份(688598)

22年中报:净利润3.6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80.38%,营业收入8.47亿元。

华依科技(688071)

22年中报:净利润-0.1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785.90%,营业收入0.71亿元。

鹏辉能源(300438)(300438)

22年中报:净利润0.91亿元,净利润增长率65.51%,营业收入16.62亿元。

伯特利(603596)(603596)

22年中报:净利润2.80亿元,净利润增长率16.43%,营业收入21.14亿元。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

中熔电气(301031)

22年中报:净利润0.64亿元,净利润增长率76.61%,营业收入3.05亿元。

阳光电源(300274)(300274)

22年中报:净利润9.00亿元,净利润增长率18.95%,营业收入122.81亿元。

文灿股份(603348)(603348)

22年中报:净利润1.36亿元,净利润增长率85.82%,营业收入24.42亿元。

海目星(688559)

22年中报:净利润0.94亿元,净利润增长率189.84%,营业收入11.95亿元。

天齐锂业(002466)(002466)

22年中报:净利润103.2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11937.16%,营业收入142.96亿元。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

赣锋锂业(002460):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锂化合物生产商及全球最大金属锂生产商。

天齐锂业(002466):锂行业中产量和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盐湖股份(000792):盐湖提锂行业龙头。

天华超净(300390):子公司天宜锂业专业生产氢氧化锂,天宜锂业二股东为宁德时代。

盛新锂能(002240):“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电池级碳酸锂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科达制造(600499):通过子公司间接控制蓝科锂业,蓝科锂业是卤水提锂领域的领军企业。

雅化集团(0024):以锂矿锂盐产业和民爆产业为主业。

***城投(600773):公司持有41%的国能矿业股份,国能矿业拥有大量锂。

***珠峰(600338):从事锌、铅、铜等有色金属选冶炼的大型企业。

川能动力(000155):主营业务为国内大宗贸易和风力发电、光伏发电。

融捷股份(002192):国内锂电材料全产业链的高科技领军企业。

江特电机(002176):国内最大起重冶金电机生产商。

永兴材料(002756):中国不锈钢长材龙头企业。

汽车新能源股票龙头股一览

1、中国铁物(000927);

2、海马汽车(000572);

3、亚星客车(600213);

4、天龙股份(603266);

5、神驰机电(603109);

6、华锋股份(002806);

7、瑞可达(688800);

8、伯特利(603596);

9、中鼎股份(000887);

10、沪光股份(605333)等。

千万辆级市场风口生变,丰田如何打造自己的混动王朝

一旦提起新能源汽车,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电动车。没错,电动车是目前新能源市场和核心产品,同时是各大车企未来发展的核心趋势。但是,新能源汽车指的是一种用新的能源结构的车型,而非特指电能,因此电动车虽为新能源汽车,但非独一无二,因为在电动车外,我们还有另一种能源汽车-氢能源汽车。

其实氢能源汽车早在几年前已经进入大众视线,但一度被人质疑氢能源汽车是个变相的庞氏,利用新能源汽车趋势骗取市场资金。但实际上,氢能源汽车并非想,虽然氢能源汽车在刚开始的时候让市场存在不小的质疑,但随着车企的技术推动与相关扶持政策出台后,氢能源汽车也真正成为了可实现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尤其是在进入今年里,氢能源汽车声量逐渐变大,各路信息都在表明着,氢能源汽车即将来到我们面前。但相对的,在面对如今风头正盛的电动车,氢能源汽车又能否与其组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呢?

在去年3月份,一个名为格罗夫的中国汽车品牌正式发布了其旗下的首款氢能源SUV,据闻这款SUV只需加氢3分钟即可续航1000公里。从数据而言,如果这款车能达成量产,在续航便利性和续航能力方面无疑都要优于目前的燃油车和电动车。但当然,这也只是格罗夫单方面的官宣,其实际表现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从仅有的两项收据数据来看,无疑可以看出氢能源汽车的优势所在,氢能源汽车能完美绕过目前电动车的续能和续航问题,这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而实际上,除了格罗夫这个闻所未闻的品牌外,如今有不少的传统车企都已经大力布局氢能源发展,在今年里,广汽、长城、比亚迪等车企就动作不断,纷纷强化布局氢能源技术,丰田更是豪砸1000亿日元研发氢燃料电池车Mirai。北京现代也早在2018年就已经推出氢能源汽车Nexo,加氢5分钟即可续航850公里。

上汽集团在2018年也成立了一家捷氢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发展业务就是研发氢能源汽车,而在最近更有消息透露称,捷氢技术有望于今年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最早于2022年登陆科创版。从各方的消息中不难看出,氢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各大车企暗中较劲的战场,它们纷纷提前入局,目的就是为了能提前抢占未来汽车发展的先机。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氢能源汽车虽被车企推上了风口浪尖,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这类车型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仍是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东西,与现在已经进入市场发展壮大的电动车而言有着明显的差距。那么对于氢能源汽车,它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虽然目前氢能源汽车与我们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在2020中国汽车论坛上,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教授表示,在2-3年内,燃料电池将在商用车领域发力,并达成相当可观的规模。由此可见,氢能源目前的还是先以商用车为主,毕竟氢能源还只是处于启动阶段,如果从一开始就大规模进驻乘用车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是基于技术的不稳定性,使用安全仍有待进一步的技术进行完善;二是目前庞大的乘用车市场已经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在燃油车和电动车的组合下,能留给氢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并不大,而且在城市配套方面,氢能源汽车市场还有待进一步的规划。

截至2019年底,我国投入运用的加氢站有52座,而在今年的上半年,我国共加建加氢站11座,其中广东4座、江苏2座、北京2座、河北1座、河南2座。如此规模的城市配套显然是难以应对庞大的乘用车市场的,但对于可控性更高且体量相对较小的商用车而言,这样的配套规模还是相对足够的,因此在发展前期,商用车更适合成为氢能源汽车的发展基底。

虽然目前氢能源汽车还是以商用车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氢能源乘用车就遥遥无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2019年发布的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统计,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为2833辆,同比增长85.5%;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2737辆,同比增长79.2%;从产销数据来看,虽然燃料电池汽车的体量较小,但在每年都有明显增长的环境下,燃料电池汽车也将快速渗透市场,从发展速度来看,预估在5年后的乘用车市场上可见氢能源汽车的身影。

从目前的市场风向来看,电动车虽乘着大势,但仍未能掌控市场主力,当中存在的硬性问题已经影响着电动车的市场发展。而相对的,氢能源能否填补电动车的一些硬性缺陷,就成为了它能否顺利进驻市场的通行证了。毕竟在电动车发展早期,打的正是高环保低油耗的旗号,再加上政策的扶持,让电动车获得极佳的发展土壤,而氢能源需要的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实力,才能获得一片发展空间。

(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商机?

就算是当下的现在,笔者可以做如下的断定。即使到2035年,混动汽车仍将是一个千万辆级别的市场。

在今年9月的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有一个看似不大,确很有意义的发生。在大会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通过专家评审,此次路线图的最大变化在于对"混合动力"看法的转变,提出积极推动传统汽车实现"混动化"。并且明确提出到2035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的目标。

这一细节意味深长!

也就是说,到2035年,市场上除了纯电动,剩下的传统燃油汽车要全部转变为混合动力。甚至原来国家强行推进的到2025年不再生产纯汽油汽车的政策似乎也在逐渐淡化,更多的事提开放更多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根据披露的文件细节上来,有一个很清晰的路线图,现有48V系统在2025年-2030年逐步让位给强混,PHEV(插电混合动力)和BEV(纯电动)的比例按照现在的20%往15%到5%的进行过渡。

如果按照2025年2500万辆左右作为峰值对应的汽车销量为100万辆PHEV、400万辆BEV、500万辆HEV(不插电混合动力)、500万辆48V和1000万辆燃油车。

市场环境变,丰田也变

早在2019年4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将无偿开放丰田拥有的研发HEV积累的关于电机、电控(PCU)、系统控制等车辆电动化技术的23740项专利使用权。此外,丰田还将对使用其电动化系统的企业进行有偿的技术支援。

对于此项举动,外界大多数解读为丰田担心以中美德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全面转向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失去市场地位。也有观点认为,丰田此举是为了反抗纯电动浪潮,依靠混动技术在未来继续主导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笔者却对这些解读不以为然,笔者虽然不是反纯电动车一族,但是也是始终认为电动车不是最终的解决的解决方案,它只是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的一个细小的分支。而且这些年高歌猛进的纯电动汽车依然解决不了这么几个问题:充电缓慢、保值率低、回收困难、边远地区充电桩极少难以自驾游等。

丰田此举的更大希望是把市场规模做大,借此可以促使至今在混合动力车业务的上有所欠缺的企业进入,通过向其无偿提供技术,提高混动车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如若混动技术相关零部件对外销售带来需求增加,与之类似的纯电车型的成本也有望一步下滑。

可以说这是丰田公开专利或授权开放的初衷。正所谓独木不成林,混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强化主要零部件相同的纯电动汽车的竞争力。

而且,相对纯电动车,混合动力汽车,尤其是HEV车型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好很多。最重要的是,HEV车型确实能让你的荷包在频繁的拥堵通勤之际省上一点。

丰田内部还差什么

目前,丰田在中国提供油电混合双擎、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两种混动技术路线,共提供10款车型,另提供2款纯电动车型。包括紧凑型车(卡罗拉双擎、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E+、雷凌双擎E+)、中型车(亚洲龙、凯美瑞双擎)、紧凑型SUV(全新荣放双擎、威兰达双擎、C-HR?EV、奕泽E进擎)和MPV(威尔法双擎、埃尔法双擎)。

这些车型不仅涵盖了目前主流的新能源驱动方式和燃油车主销车型。而且双擎车型可以维持与燃油车基本相同的保值率,价格差距也相对较低,横向对比其他合资车型,优势明显。

这样,丰田可稳保王者地位了吗?

丰田对新能源车的定位相对单一,主要以省油取向为主,难以满足部分追求高性能的购车者;此外,丰田在国内投放的新能源汽车均为燃油车更换动力系统,而当前新能源汽车用更适合其布局的专用平台已经是大趋势。

而从市场角度看,目前丰田同平台的混动车和燃油车的指导价虽然接近,但实际成交价差距较大,在加上电池寿命这个隐忧,对于不限购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来说,有一个非买混动车的理由吗?

国内对手会如何应对,丰田还面临什么挑战

我的回答是不一定,丰田面临的挑战来自两方面:混动平台方面,其他日系品牌会选择其他混动技术路径发力,提供接近于丰田的用户体验,从产品力包线的正面覆盖。部分中国品牌在混动上走向高性能+智能化路线,强调百公里加速等指标,力图在产品力的上方包抄。

另一个问题是,近年来随着纯电动的平台化、部分车企进一步下沉,开发类似K-Car的微型车,试图颠覆电动车生态,重构电动车需求,试图让电动车和燃油车不一样的消费品。典型的例子就是五菱宏光MINI?EV,2.88万-3.88万元的价格,2020年11月的销量是多少?33094台,位列中国轿车销量排行榜第7位,仅次于丰田卡罗拉。

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丰田该怎么做?

丰田最需要的是下沉和用心

面对千万级的市场和自身在混动领域的特长,丰田该咋办?在笔者看来,丰田应该做好三件事:

一是进一步提升混动车型普及率,加大力度反哺终端市场,把价格下探一下,至少降低混动车和燃油车的实际终端售价差距。给予消费者更多理由来选择混动车型。

二是补强一点的是高性能路线,通过在混动领域适当提升性能表现争取部分性能敏感用户。

三是尽快在国内引入新的平台,丰田的工具箱上还有多个新能源的技术路线:旗下的燃料电池汽车MIRAI经过两代发展即将成熟。纯电动汽车丰田BZ将于2021年正式亮相,基于e-TNGA电动平台打造6款电动车型等。

丰田混动很强,补强一点,才是王朝兴旺之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风口要来了吗?

各个行业均有渗透,只不过大部分企业之间的联系很小。随着全世界储备量逐年减少,大部分国家的汽车制造公司会转变制造汽车的类型和种类。之前大部分汽车制造公司制造的汽车属于高耗能源类型的汽车,现如今,绝大部分汽车公司都会开发新能源汽车。除了许多先进的汽车制造厂商之外,大部分互联网巨头企业也会投资新能源汽车,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发展的一种趋势。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解决世界能源供应不足的现象,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可以改变大部分年轻人的出行方式。它可以解决年轻人对汽车的渴望,也可以帮助年轻人减少上下班的时间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虽然大部分城市的私家车拥有者还是使用能源消耗量特别大的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宣传,不久之后的国际汽车市场将逐步被新能源汽车占领。而且这种发展趋势和潮流属于不可逆,毕竟大部分能源的消耗过程都属于不可逆的。每一个国家都渴望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进入可持续循环阶段,新能源汽车也将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的售价比较高,汽车内部需要应用到各种各样的软件和芯片,这也使得新能源汽车造价比较高呀。

新能源汽车必将与互联网龙头企业进行合作

5g技术蓬勃发展使得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新能源汽车必将结合能源利用和高科技,这也意味着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公司必将和世界上著名的芯片制造厂商进行紧密合作。互联网龙头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也可以看出一二,新能源汽车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司生产的芯片,提高汽车的整体观感和使用感受,而互联网龙头企业也可以顺利开展汽车芯片的开发和完善。

世界正在快速下降

工业发展需要用到大量的自然,除了化学原料之外,企业还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原材料,大部分原材料都属于不可逆的自然。当世界各国逐步建成工业体系之后,这些国家对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这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过程中,消耗的能源越来越大,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地球蕴藏的自然却在逐步下降。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有许多商机,一方面可以扭转世界各国浪费和分布不均的现象,另外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还可以将可再生转变为汽车动力。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风口要来了吗?

国家召开会议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一位汽车行业专家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家多年来一直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但这一次,虽然只有“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11个字,但重点政策信号的核心是“加快”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8万辆和25.6万辆,同别增长135%和139%,持续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当月历史记录;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增长200%。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发布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将迎来战略机遇期,新能源汽车普及加速,智能技术带来汽车整个产业链,甚至包括市场终端服务的变化,将为未来五年甚至2035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中国汽车市场的产销量也将稳步增长,销量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创纪录的3000万辆汽车。

我们看到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表态,一共11个字,但是为什么这11个字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我们应该怎么看呢?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11字声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第一,从市场长期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当前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中国电力行业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是巨大的。同样从国家整体能源独立的角度来看,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看到,201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超过美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对外依存度上升至67.4%。但现在中国的汽油消费实际上在增加,这实际上不利于中国整个能源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能源安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来看,这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无疑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的。从整体人员安全角度来看,我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将非常有利于推动我国整体能源消费向自主可控方向转变,这对于当前国家能源战略的安全保障来说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第二,我们看到整个国家的11个单词中,有两个关键句子。一是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意味着什么?从整个市场来看,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提升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工业生产、产业布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到整个产业的下游消费。现在对我们来说,是进一步的推广,让大家更愿意使用新能源汽车。一方面,从上游供给侧角度,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是在消费层面推动消费者进一步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使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者日常消费的主要选择。

第三,我们看到的第二句话是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这里的核心是,在“加快”二字之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比较快了,但燃油汽车的地位并没有被完全取代,那么如何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呢?一方面是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进一步降低价格,形成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上海可以考虑上牌等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标签: #新能源

上一篇suv是什么汽车的简称车辆_suv是什么的简写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