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科技公司怎么样,阿维塔汽车是哪个厂家生产的代工

tamoadmin 0
  1. 买纯电还是增程式,阿维塔11与理想L7买哪个好?
  2. 日常通勤用车,阿维塔11和小鹏G9和蔚来ES7比,那个性价比更高?
  3. 阿维塔11在安全性方面做的怎么样?

最近,任正非又一次强调了“华为不造车”的主旨,核心就是“不允许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出现‘华为’或‘HUAWEI’标识”。

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进一步解释说:“华为不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华为在刚发布的内部文件中也明确要求,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者作为汽车品牌,我们会回归到战略定位上来,华为的战略没有变,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

另一方,则是作为“造车派”的余承东,在华为内部社区写下了“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在几天后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余承东再次阐述了这个“时代变化”是什么意思。

阿维塔科技公司怎么样,阿维塔汽车是哪个厂家生产的代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余承东说:

“华为进入汽车领域时,想成为这个领域的零部件供应商,类似另外一个博世和大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好像这个条件不太成立了。

华为做的不是像博世和大陆这种刹车转向、自动驾驶等标准化的部件,而是软件、算法、云、芯片这些软的东西——而这类智能化的产品很难像标准化的部件那样去大规模售卖,需要的是跟车厂深度的卷入,不断的迭代,所以华为就做了一个Huawei Inside模式。”

不过余承东也坦诚表示,目前来看华为HI模式并不成功,现在只有一个阿维塔,广汽不做了,极狐则因为产品定义不行,也卖不动,浪费了华为的好东西。

余承东的言下之意:华为作为一个Tier 1的零部件供应商,如果不能让车企的产品卖起量,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也才是智选车出来的原因。

同时,余承东承认,给智选车品牌“问界”打上“HUAWEI”,本质上还是一个营销策略,把问界打造成一个跨界生态品牌,同时有华为的背书,智选车自然销量会更好,而且品牌也会更统一。

毫无疑问,余承东的这番话算是把“华为不造车”和“HUAWEI上车”的原因讲得很清晰明白。

看懂了两方的表述,就知道,所谓“华为造不造车”的争论其实并非华为会不会真的下场造车,而是“HUAWEI”这个品牌、这个能够影响千千万万中国消费者的品牌,能不能在车头或者店头上出现。

其实很多人都看明白了一点,讨论华为“是不是下场造车”已经意义不大,从“智选车”模式来看,华为实质上已在造车。

因为从华为对赛力斯的掌控来看,赛力斯制造的“问界”甚至品控都是华为在管理,里面用什么材料、用什么芯片、用什么系统、用什么三电系统,都是华为车BU在主导。这就意味着赛力斯甚至对车辆的成本管控都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唯一提供的是“代工厂”,而这也是手机行业比较流行的模式。赛力斯就如同“富士康”,依靠自己研发的基础平台,赚点组装费。

但毫无疑问的是,余承东成功证明了“问界”模式在短期的可行性。比如2022年,问界卖出了7.5万辆车,姑且平均价格就以25万元来算,这就是180亿元的营收。根据华为最新披露的智能汽车业务收入,全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20.77亿元,这里面显然大部分收益都是“智选车”贡献的。

按照这个比例来说,华为通过智选车模式可以获得10%的净利润率,毛利率估计会更高,因为据说经销商每台车高峰期收益在2-3万元左右。并且由于问界销售全部走华为的渠道,这些费用流水都是直接过的华为的账,现金流也是一个优势。

智选车模式依靠赛力斯这样一家三流车企,用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一百多亿的营收,也难怪余承东愿意“全力”。比如按照余承东最早随口说的“目标年销量30万辆”,均价还是以25万辆来算,那就是750亿元的营收,下一阶段做到50万辆的话,就是1000亿规模。

给华为贡献1000亿规模意味着什么?

通过一组数据对比下:2020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规模是4800亿,到了2022年大概只有2150亿——整个华为的营收掉了2500亿。如果智选车可以卖到50万辆规模,那么华为的消费者终端业务可以回到3000亿以上,也能够让华为营收回到7500亿的水平。

这还仅仅是50万辆规模,如做到100万辆呢?

所以,对于主管终端业务的余承东来说,智选车模式,是一次“单骑救主”的机会。而要达成这一切,那就不得不压上“华为”这个品牌,因为只有“华为”才可能拥有这个号召力。

那么为什么任正非和其他高管不愿意“HUAWEI上车”呢?

有人认为华为造车投入会很大,会有损华为的现金流,这点基本就是无稽之谈。按照智选车模式,华为第一年只是拿出了渠道,就能够拿到180亿的现金流,对于华为来说造车基本上就是“无本生意。”

所以明面上的原因是,华为依然是一家通信业务为主的企业,这是华为的增长根基。并且华为核心业务还是卖芯片、卖零部件、卖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一旦把华为品牌放到车上,那就意味着华为偏离了主航道,要和其他自主品牌分抢份额,华为也将丢掉供应商的位置。

但如果再往深层次讨论,华为高管们担心的或许并不是和车企的主营业务冲突,可能更担心的是投入造车以后,华为会被进一步制裁。

现在华为只是在高端芯片上被制裁,可是华为造车如果能够换来千亿级现金流,很难说华为车上的零部件和芯片不会被制裁。这样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包括自动驾驶、车载系统、云计算等方面的投入都可能打水漂,用一个“千亿梦想”换一个“一场空”,确实不值得。

另外,对于华为高层来说,造车毕竟还是一个辛苦活,变现时间长、不确定性大。

现在看着收益现金流很好,但是后续的投入也不菲。2022年问界M5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车大势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华为智选车的“新鲜感”,可并不是每一次(每一款车)都有M5的“运气”。比如后面的问界M7显然就不算成功。那么之后奇瑞、江淮、北汽的智选车,又有多少成功机会呢?

还有则是,智选车模式本质上还是代工,对于产品选择、产品售后都要依赖于代工厂,万一车型失败,那么华为一旦给“问界”背书了,如何来承担后续的高额支出?这一点其实和手机行业不一样,毕竟手机只是几千元的商品,又是一年一更,淹没成本小,而汽车则是五年一个周期,错一次就要承担数亿级别的损失。

事实上,或许余承东本身也不是那么坚定的“华为造车派”。

个人认为,余承东的“智选车”模式也更像是当年微软亲自下场造Surface Book类似。

2015年的时候,由于智能手机和Pad的冲击,PC市场持续低迷,传统的OEM厂商也无法制造出让人心动的新品,Macbook的份额越来越高。这时候微软就悄然推出了第一代Surface Book—— 一款融合了轻薄本、平板电脑、触控操作的创新笔记本。当时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其实微软并不想真的自己去做笔记本硬件,而更多是把自己对硬件市场的思路传递给OEM厂商、教他们怎么和苹果竞争。后来轻薄笔记本再次迎来了复兴,部分OEM的高性能轻薄本重新站稳了万元级别市场。

所以,余承东的“智选车”也是类似,找一家车企来制造自己设想的智能电动车,然后展示出华为HI在电动车零部件、系统体验、智能驾驶上的优势。最终来推动华为零部件的销售,形成“HI模式”和“智选车”双线并行——唯一的问题是,智选车介入问界M5的时候,HI是无法完成部署的,问界M5的核心也就成了鸿蒙车机和华为设计。

从商业角度来看,华为主推的HI模式,确实一个更优的模式,至少华为HI这个逻辑其实在IT行业已经被验证了两次。一次是PC市场上微软和intel的Wintel联盟,一次则是智能手机市场高通和安卓的联盟,那么华为HI则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幕后操控者。

比如华为芯片和华为鸿蒙系统,再加上智能驾驶的软硬件一体化,那么从华为的角度来说,车企只要做好机械部分,其余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直接在华为HI基础上做二次研发就行。华为只要统一了智能化的平台和接口,购华为的软件和指定硬件,华为就可以“坐等收钱”,这或许就是华为想象中的智能汽车的“wintel”或者“高通-安卓”联盟。

然而,业内人士并不认为华为选择wintel模式完全可行。因为汽车设计的硬件千千万万,这里面要去统一平台和接口,要让涉及到的那么多零部件厂商给出权限,无异于“虎口夺食”,当年微软和英特尔搞出IBM兼容机的标准,那是因为它们两家出现得足够早。

这样看来,或许华为HI模式本质上也不可能走得很深入,而一旦深入了,那不就成了智选车吗?

总而言之,任正非的“华为不造车”和余承东的“问界是生态品牌,需要华为加持统一”,本质上只是“华为如何选择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路线”的问题——“我给大家打工”还是“我先教会大家造车”其实是两种思路,可结果必须是“华为要赚钱”。

只不过,路线不是说出来的,是争出来的。

所以,华为造车还是不造车,不是靠一个文件、靠只说就行,最终还是要看哪条路线真正有效果。最直接的一个KPI就是,哪条线路可以拿到1000亿的营收,哪条路就是正确的。

文|刘学晓

图|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仕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买纯电还是增程式,阿维塔11与理想L7买哪个好?

关注点不一样,对车的要求不一样,在不同人的眼中,阿维塔的卖点有所不同。

为了订车加了一个车友群,从群里边的信息,大家对阿维塔11这些方面比较认可。

第一,电池

阿维塔用的三元锂电池来自宁德时代,从能量密度到稳定性,表现都非常不错,而且电池的衰减比较慢,能比其他品牌的电池多用两年。

第二、充电

没电了能够迅速充电,用起来会更方便,阿维塔11的充电电压是750伏,比市面上的其他的都这充电都快,即使在普通公共充电桩上,由于阿维塔11集成了电压提升功能,充电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第三、质量

很多新能源车都是代工生产的,说白了就是在卖贴牌,阿维塔11是正儿八经的大厂出来的产品,质量上要有保证的多,不出毛病,不用去修车也是一种幸福。

第四、智能

对一些年轻人不要在意汽车的智能化,阿维塔11用了三块大屏,就连副驾驶上也有屏,驾驶功能来自华为,能够自动泊车,还有代客泊车功能,驾驶功能也比较齐全,又安全又省事儿。

当然也有一些人买阿维塔11,是觉得阿维塔11的颜值高,也有的觉得是配置丰富,喜欢驾驶的,觉得阿维塔11的操控不错,以上种种都是大家买车比较关心在意的,同时也是这车的强项和卖点。

日常通勤用车,阿维塔11和小鹏G9和蔚来ES7比,那个性价比更高?

纯电动车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而增程式仅仅是一个是一个补充而已,而从用车成本来讲,买纯电动车会更划算一些,至于阿维塔11和理想L7买哪一个比较好?个人比较推荐阿维塔11。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不管是增程式的也好,还是纯电动车也好,首先要看质量看品控,配置再高,三天两头出毛病,也挺令人头疼的,理想汽车是由力帆代工的,力帆的车质量怎么样大家都懂得,而阿维塔11是由长安负责生产,长安是三大国产品牌之一,百年军工企业,在质量上还是比较靠谱的。

外形方面,阿维塔11请的是宝马的设计师,外形看着更运动也更加精致,理想推出了的几款车,在外形设计上大同小异,看的久了难免有审美疲劳。

大家现在都喜欢空间比较大的车,从车身尺寸上来看,理想L7大一点。理想L7增程式的车型有发动机、增程器,还要装一块大电池,占有的空间比较大。而阿维塔11作为纯电SUV,统一将电池布局在了底盘上,有前备箱,也有后备箱,在结构上,11前悬与后悬比较短,空间利用率也高。车里反而更宽敞。

很多人都喜欢操控好的车,阿维塔11三秒多破百,刹停的距离是35米,操控没话说。而理想L7块头大,也比较重,5.5秒杀破百,起步要慢得多,底盘的调校也没有阿维塔11好。

至于这两款车选哪个比较好?最好去体验体验,如果让我选的话,我更推荐阿维塔11

阿维塔11在安全性方面做的怎么样?

以日常通勤为主的消费者,最注重的是空间可靠性充电续航,再就是价格了。

在空间方面,这三款车的轴距都接近了三米,俗话说轴距定空间,在空间表现上不相上下,基本上差不多,可靠性方面,阿维塔11有自己的工厂生产,长安的军工品质在汽车圈里有名,而小鹏G9和蔚来ES7都是有其他工厂代工,受生产条件和工人素质的影响,品质往往难以保证,用车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也很令人头疼。

买电动车最重要的就是续航了,这三款车的最高续航都在700公里左右,实际跑起来680公里和702公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值得一提的是,小鹏G9的电池包用的是杂牌电池,对于电动车来说,一块好电池有多重要就不必多说了。

日常通勤人们最关注,最重要的就是充电问题,虽然小鹏号称有800伏的高压充电平台,但从目前快充桩的布局来看,也只能是一个摆设,统一用第三方充电桩,小鹏G9的充电功率也不过180kw而已,而阿维塔11用第三方充电桩功率为240kw,明显充电速度更快,蔚来ES7的充电速度一般般。

最后谈谈买车最关注的价格,阿维塔11入门款即得双电机,差不多35万就能拿到手,但小鹏G9双电机版的要40多万,蔚来ES7的价格更是高高在上。

综上所述,按照日常通勤的角度来看,阿维塔11更值得选。

长安造车这么多年了,不管是中保研还是中汽研的碰撞测试,长安的成绩都不错。在车身安全性方面,阿维塔11错不了,阿维塔的安全气囊数量也很多,被动安全方面不用担心,有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主动刹车并线偏离预警,交通标志识别等等安全配置,统统一样都不少。这是宁德时代自己的品牌,提供的电池当然安全又靠谱,阿维塔11来自CHN纯电技术平台,这个平台在电池的保护方面做了重点设计, 阿维塔11的安全还是有保证的。

标签: #华为

上一篇汽车防盗报警器保险丝标_汽车防盗报警器保险丝标志图片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