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高炳涛-小鹏汽车回应谷俊丽离职

tamoadmin 0
  1. 北美CEO或离职自动驾驶“上线”延期,小鹏P7恐成第二个蔚来ES8
  2. 马斯克公开指责小鹏汽车抄袭,对此你怎么看?
  3. 马斯克再怼何小鹏:抄袭旧版技术还挺美!激光雷达让特斯拉眼红?
  4. ?小鹏「吃了几碗凉粉」,激光雷达是对是错?
  5. 新造车企业怎么了?3月已有6位高管离职5位回流至传统车企

谷俊丽本科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

曾在2012至2016年间任国际芯片巨头AMD主任工程师,负责大数据和深度学习软件的研究开发。2016年2月加入特斯拉,搭建了特斯拉机器学习团队,开发了Autopilot2.0产品并实现了在多代特斯拉车上的大规模部署。

2017年10月23日,小鹏汽车宣布,著名机器学习专家谷俊丽博士出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直接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汇报。谷俊丽将全面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创建,***工智能创新和自动驾驶软件的研发,加速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升级。

小鹏汽车高炳涛-小鹏汽车回应谷俊丽离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鹏汽车,成立于2016年,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夏珩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夏珩、何涛两位是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零配件批发;分布式交流充电桩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汽车新车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机械设备租赁;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

小鹏汽车在广东肇庆、广东广州和湖北武汉布局智能智造生产基地,极限年产能峰值可达50万辆。成立以来,小鹏汽车获得了阿里巴巴集团、小米集团、IDG资本、五源资本、GGV纪源资本、春华资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国内外顶级投资者的支持。

北美CEO或离职自动驾驶“上线”延期,小鹏P7恐成第二个蔚来ES8

近日正火热的广州车展上,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小鹏汽车又有新动作。表示2021年将生产激光雷达提高自动驾驶架构性能的,车辆对物体识别性能将会大幅度提升。

消息快速传到大洋彼岸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关注,并发表观点:为什么小鹏会用激光雷达?我相信这将大大提高准确性,但会严重限制小鹏自主方法的可扩展性,小鹏汽车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法***特斯拉的方式?”

随后这个消息被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转发,并内涵小鹏之前的抄袭!进一步“火”上浇油的是,马斯克还在回复底下网友询问“小鹏汽车是否***了特斯拉的源代码”时,回复网友道:“明确的说这只是小鹏的问题。其他中国的公司是没有这样做,”从而导致互怼近一步升级。

在马斯克质疑小鹏的后面,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个人微博上作出了回应称:造谣早就证明是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的。明年开始,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至于国际,我们会相遇的。

其实小鹏与特斯拉早已经是互怼的“老对手”了,两人再次隔空互怼的硝烟只有开始时间不知结束时节点。

今年11月,曾有汽车博主发布一期关于对比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3的智能语音方面的对比,并宣称特斯拉在语音智能界垫底,何小鹏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怼的机会转发表示,“欢迎更多对比,好的产品不怕比”,其中也有笑哭的表情。

2019年12月,Clean?Technica发表题为“小鹏汽车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压低价格”的观点,马斯克评论“自主研发in-house并附上两个笑哭表情。后面马斯克在回复其他网友时表示,“确实是我们的灵感,但这是一个旧款的特斯拉软件版本,所以效果有限”。

个人并不认同小鹏P7是特斯拉的灵感,毕竟两辆车还是有较大不同之处。系统上的差别和外观上的形态,有朋友说小鹏外型像特斯拉Model3。只能说每个时代流行款车型都有不少相似度,毕竟大家还是可以分得清楚两款车型的。有竞争有进步才有持续发展。

特斯拉公开指出小鹏抄袭,特斯拉与小鹏结下梁子之初是特斯拉将曾任特斯拉高级工程师,后来跳槽小鹏汽车任感知主管的曹光植等人,状告小鹏汽车剽窃Autopilot自动驾驶的代码告上法庭。

谷俊丽2017年10月加盟小鹏汽车,现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也曾在特斯拉Autopilot团队任职。

被媒体称为“马斯克背后的中国女博士”,回国进入小鹏应该是给马斯克不小的打击。但小鹏也没有做错什么,要成功就需要高端技术研发人员

写在最后:

特斯拉与小鹏的战争如火如荼,两者互怼对小鹏也有一定的传播性,但Model?3的降价给小鹏也带来不小压力,在智能方面小鹏要超过特斯拉也未必容易。从两者年度研发费用特斯拉是小鹏的好几倍,两者发展起步时间前后也有不小差距,所以小鹏要弯道超特斯拉必定要比特斯拉付出更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马斯克公开指责小鹏汽车抄袭,对此你怎么看?

文|马腾飞

图|来源网络

小鹏汽车旗舰车型P7上市在即,一场风暴已经在企业内部刮起来了。

近日,有接近小鹏汽车的消息人士向车壹条爆料,如果不出意外,小鹏汽车北美子公司首席运营官Benny?Katibian将于近期选择离开公司,据悉后者目前仍在走流程,而因为疫情和Benny?Katibian的离职,小鹏北美子公司眼下基本处于停摆状态。

Benny?Katibian于2019年6月份加盟小鹏汽车,担任小鹏汽车北美子公司首席运营官,负责北美子公司的技术研发和日常管理,此前其供职于高通,曾担任高通多媒体团队工程副总裁,帮助高通将业务从通信领域扩展至多媒体领域,定义并主导了高通ADAS芯片的设计方案。

Benny?Katibian与小鹏汽车副总裁吴新宙是高通时期的老同事,其加盟小鹏后,除了在自动驾驶中心负责硬件、架构和系统设计相关工作外,也要配合吴新宙维护小鹏与英伟达、高通等企业的合作关系。

可以说,Benny?Katibian是小鹏汽车北美团队的“关键人物”,而据知情人士爆料,随着其提出离职,小鹏北美团队的现状也浮出水面,在团队人心浮动的同时,产品研发进度也出现停滞,而这都将影响到即将上市的小鹏P7。

如果算上上个月另一位自动驾驶高管的离职,小鹏汽车倾力打造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震荡仍在继续。今年3月初,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日前离职,小鹏汽车官方称,谷俊丽是因个人发展及家庭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

团队不稳,P7自动驾驶功能恐延期上线

知情人士称,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小鹏北美团队本就处于半休状态,且有些人开始另谋出路;另一方面,Benny的离职对小鹏自动驾驶的研发落地造成了不良影响,即将于4月27日上市的P7,其一大亮点就是L3级的自动驾驶系统,而负责这一功能的正是北美团队。

然而,由于Benny的离职,P7主打的L3级自动驾驶功能已经延期至下半年。“到今年6月,交付给消费者的首批P7上不会有任何自动驾驶功能。”知情人士表示。

对此,车壹条也向小鹏汽车有关人士进行求证,虽然没有得到关于高管变动的消息,但官方的确表示,将于下周上市的P7并不会随车配备L3级的XPILOT?3.0自动驾驶系统,而是要通过后续OTA升级实现。

无独有偶,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其微博上表示,最近一直在测试P7的XPILOT?3.0自动驾驶系统,“不少想法终于可以落地,很兴奋”,并表示会在4月27日上市时分享更多明确信息,但究竟上市时的P7,是否已经具备了L3级自动驾驶能力,他并没有说明。

参考蔚来ES8创始版车型上市交付整整一年后,才通过OTA上线的NIO?Pilot智能驾驶功能,同样遭遇外籍研发高管变动的小鹏P7,作为首款主打更先进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新车,恐怕也要走这个“流程”。

小鹏P7是小鹏汽车的第二款量产车,也是其旗舰车型,按照企业规划,这将是一款能够真正体现企业在智能领域技术实力的车型,而其定价也能体现这一点,该车预售价区间为24万元-37万元,无论是与其首款车型G3相比,还是与同级别纯电动轿车相比,P7的定位都可以说是明确的“高端”。

而能够支撑其高端定位的,包括其最高超过700km的续航里程、0-100km/h最短4.3秒的加速时间,以及号称L3级别的XPILOT?3.0自动驾驶系统,作为一款对标特斯拉Model?3的、品牌定位智能的车型,P7的自动驾驶系统如果跳票甚至迟迟无法开放,那么无疑将极大影响其产品力。

同时,想要以此打开30万元以上高端车市场,并力推品牌向上的小鹏汽车,恐怕不仅无法如愿进入更高端市场,品牌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为资本市场讲好故事,小鹏谋求四季度上市

既然无法按期推出L3级的自动驾驶系统,小鹏汽车为什么还一定要安排P7“如期上市”呢?知情人士表示,2020年是小鹏汽车的“生死年”,而小鹏P7将是决定企业生死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必须借助这款“高大上”的产品讲好故事,以实现最晚四季度登陆资本市场的目标。

否则,依照小鹏现有资金储备,将面临极大的运营压力。

即将上市的小鹏P7预售价区间从24万到37万,区间跨越了13万元,在汽车行业,除了豪华品牌外,这么大的产品价格区间跨度并不多见,从官方的说法来看,这是因为P7配置梯队比较大,包含两驱车型、四驱车型、长续航和超长续航等多个配置的车型。

但如此大的价格跨度,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最高配高达37万元的预售价格,让不少小鹏G3的车主和网友都认为:小鹏P7想要撑起这样一个售价,恐怕难度非常大,上述知情人士则表示,小鹏这样的设置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在资本市场“讲故事”。

“除了高配版车型之外,其他配置车型几乎不具备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能力,留下高配版本给资本市场将故事,是流传在小鹏汽车的一句真实的玩笑。”知情人士透露,为了保证盈利能力,小鹏P7高配版车型最终售价将超过35万元。

换言之,为了在资本市场讲好故事,即使知道小鹏P7还没有“做好准备”,小鹏汽车也必须举办这场“上市发布会”,而为了让投资者有信心,也为了给新品牌造势,小鹏汽车自今年一季度开始在电梯、地铁等多个户外媒体投放,尽全力打造品牌知名度和搜集销售线索。

而在声势浩大的品牌推广活动背后,是企业内部日趋紧张的运营局面。知情人士称,在小鹏P7上市前夜,小鹏汽车已经开始了内部调整:全面缩减研发费用和人员投入,“全员销售”将成为企业下一步铺开运营的主基调。

小鹏汽车的“缺钱”其实在意料之中,虽然其已经完成了8轮融资,获得了约168亿元的资金,但从特斯拉、蔚来等前辈就能知道,这点钱根本不足以支撑小鹏汽车活下去,而以其目前的销量来看,也还根本谈不上盈利。

按照既定规划,小鹏汽车后续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包括肇庆工厂、生产P7、持续研发、销售网络建设等等。

写在最后

从小鹏汽车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品牌和产品的“智能化”定位是得到了不少车主认可的,其中不少车主就是冲着品牌宣传的一系列智能功能才下单的,而过去两年,小鹏G3的OTA升级在一众造车新势力里也算做得好的,虽然有些功能并不好用,但还是能看到小鹏在持续打造这一标签。

然而,自动驾驶方面,小鹏汽车面临其他新造车企业同样的难题,从涉嫌窃密的前特斯拉员工到先后离职的负责自动驾驶研发的高管,小鹏主打的智能驾驶到底实力几何,P7能否跟Model?3掰一掰手腕,都令人担忧。2020年注定是所有造车新势力难过的一年,希望小鹏汽车可以熬过这个“严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马斯克再怼何小鹏:抄袭旧版技术还挺美!激光雷达让特斯拉眼红?

近期小鹏汽车和马斯克隔空互怼。小鹏汽车CEO称:某些人要有思想准备,小心被打得找不着东!而马斯克也在推特上发表内容,说小鹏汽车抄袭他们的激光雷达技术,也偷了苹果的代码。作为同样是主打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小鹏汽车和特斯拉积怨已久,这也不是两方第一次互怼了,之前就存在挖高管、打官司这类事情。我认为在这件事情上小鹏汽车算不上抄袭。在今年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发表声明称将从2021年生产的车型开始,升级他们的自动驾驶软件和硬件系统,同时用激光雷达技术提高性能。 马斯克却在2019年反对使用这项技术,还毫不客气地认为激光雷达很蠢,它们是不必要的昂贵的传感器,而且还说谁依靠激光雷达谁就会完蛋。 从马斯克的态度可以看出来他不用激光雷达技术,我觉得他不用没资格不让其他人用,他觉得激光雷达技术不必要觉得激光雷达技术昂贵,但是小鹏汽车却把这项技术运用的很好,这算不上抄袭。自从两方开怼后,很多中国网友都表示支持小鹏汽车。但是有的网友扒出来现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全面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创建人谷俊丽,之前在特斯拉Autopilot团队,而她领导打造的Autopilot 2.0,是特斯拉大规模部署的自动/驾驶系统。我想说这并不能表示小鹏汽车抄袭了特斯拉什么东西,因为同一个人领导的团队,而且还是相似的领域,中间有借鉴到的技术是很正常的。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的关注点更应该是小鹏汽车的性价比和使用体验,至于小鹏汽车到底有没有抄袭,相信时间会给我们最正确的回答。

?小鹏「吃了几碗凉粉」,激光雷达是对是错?

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广州车展,引来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关注,原因并非哪款新车备受关注,而是“老对手”小鹏汽车又有新动作——发布了用激光雷达提高自动驾驶架构性能的。

日前,和讯汽车从社交媒体了解到,两位造车新势力公司CEO埃隆·马斯克和何小鹏再次“开战”,隔空互怼。

11月21日,何小鹏发了条火药味甚浓的微博。文中甚至不乏“不爽”、“pigu”、“造谣”等极度表现其不满情绪的字眼。毫无疑问,何小鹏所说的“西边的某人”,指的正是马斯克。

就在何小鹏发文前一天,有美国业内人士在社交媒体中称小鹏汽车无法“***”特斯拉,随即马斯克转发了这条消息,表示“他们有我们老的软件版本,但没有我们的神经网络算法,”之后还接了一句:“这只是小鹏汽车的问题,其他中国公司没有这样做。”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马斯克第一次公开指出小鹏汽车的“抄袭”行为。

去年12月,CleanTechnica发表题为“小鹏汽车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让其维持低价”的文章,马斯克以嘲讽口吻评论此文“自主研发”,并附上两个笑哭的表情。

早在2019年年初,特斯拉就已经和小鹏汽车结下了梁子。彼时,特斯拉状告小鹏汽车剽窃Autopilot自动驾驶的代码,将曾任特斯拉高级工程师、后来跳槽小鹏汽车任感知主管的曹光植等人告上法庭。

曹光植曾是可以访问特斯拉Autopilot项目源代码的40名员工之一。他曾在2018年底向自己的iCloud云账户备份了包含AutoPilot源代码的压缩文件,但后来证实,文件在离职时已经被删除。

对于特斯拉的做法,何小鹏也首次呛声特斯拉,他认为特斯拉是以民事诉讼为名,行打击竞争对手之实,“不会有任何畏惧和放弃,还将继续引入更多领域的高科技人才”。

除了曹光植,现任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全面负责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的创建人谷俊丽也曾在特斯拉Autopilot团队任职。她于2017年10月加盟小鹏汽车,任职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直接向何小鹏汇报。

谷俊丽被媒体称为“马斯克背后的中国女博士”,在特斯拉搭建了机器学习团队,其领导打造的Autopilot?2.0,正是特斯拉大规模部署的自动驾驶系统。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媒体报道中经常把小鹏汽车称为“中国特斯拉”,但小鹏汽车也似乎并不介意别人把自己称作是“中国特斯拉”,甚至在小鹏自己的某广告中也出现了对比特斯拉的情况。在微博上,何小鹏自己也经常转发二者的对比微博。

回到产品本身。

本次广州车展上,何小鹏宣布,小鹏汽车下一代自动驾驶的软硬件体系将进行大幅升级,并带来包括控制域集成、算力量级、高精度定位、感知融合能力等方面提升,并将于2021年推出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

其中,在软件架构方面,小鹏汽车以全栈自研为基础,拥有感知、行为规划以及行为/运动预测、地图融合等多个模块,可形成数据和算法的全闭环,支持快速功能迭代。

在硬件架构方面,未来,小鹏汽车将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高精地图、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方案,总计32个自动驾驶传感器。

在自动驾驶领域,业界一般分为视觉派和激光雷达派,然而现在业内公认的未来完全自动驾驶方案是使用激光雷达,但特斯拉方面却因为成本问题选择放弃。马斯克本人也曾多次抨击激光雷达,理由是其成本高昂,不利于智能电动车的普及以及商业化。甚至公开表示永远不会使用激光雷达。

以目前在售的特斯拉Model?3为例,全车配备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与1个增强版毫米波雷达,8颗摄像头,能为Model3提供360度视野,探测半径达到250米。同时,新车也标配基础版的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如紧急制动、碰撞预警和盲点监测等。

但实际上,摄像头有天生的缺陷,特别是在强光线下,或者以白色为基调的物体时,特斯拉这套方案的缺陷比较明显。即使特斯拉还配备了毫米波雷达,但受限于感知距离较短,如果车速过快,系统也无法迅速响应。

与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相比,激光雷达具备高分辨率、远距离和视角广阔等特性,但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是——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能有效识别路面上的石头等远处的非金属物体。

举个例子,一辆高速行驶的摩托车在交叉路口接近自动驾驶车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雷达可能很难检测出摩托车较窄的轮廓及其塑料材质的整流罩,而在强光照射下,摄像头也很难清晰地捕捉画面。但这种情况下激光雷达就可以完全胜任。

2016年,世界公认的首起特斯拉“自动驾驶”致死事故,美国一台Model?S钻入正在转弯的白色重卡车底,以及不久前台湾一台Model?3在高速上径直撞上已经侧翻的白色大货车箱体,都是因为强光下的大面积白色车身而影响了系统判断,这种情况下无论对摄像头或者毫米波雷达都可能出现误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造车企业怎么了?3月已有6位高管离职5位回流至传统车企

20?号晚上,群里发来了一张何小鹏朋友圈的截图。

惊讶之余,我立刻赶往微博一线吃瓜,简单梳理之后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美国时间?11?月?20?日晚,一位?ID?为Tasha?Keeney?的推特用户转载了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发表的小鹏汽车将在?2021?年新车上使用激光雷达的新闻。

这位用户还做了一番评论,大意为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路线上用激光雷达的做法与特斯拉分道扬镳,这会限制小鹏汽车的上限,最后还反问了一句「小鹏汽车难道不明白他们抄袭特斯拉的方案是无法成功的吗?」

马斯克本人随后回复了这条推特,表示小鹏汽车有特斯拉的旧版代码,但是没有特斯拉现在新版的神经网络系统。

接着在另一个回复中,马斯克说小鹏汽车还偷了苹果的代码。

然后就有了开头何小鹏的回复。

小鹏汽车和特斯拉之间的***早已不是第一次,趁着这次的话题我想带各位大致回顾一下。

未决的争议

可疑的跳槽

2019?年?1?月?3?日,特斯拉?Autopilot?工程师曹光植(以下简称曹)离职,随后加入小鹏汽车。两个月以后,特斯拉对曹(不是对小鹏汽车)提***讼,罪名是窃取商业机密,以下为大致内容:

特斯拉***曹在?2018?年底曾将特斯拉?Autopilot?源代码副本上传到了其个人的?iCloud?云端账号以及个人电子设备中,其中包含约?30?万份代码文件,而后曹将这些数据分享给了小鹏汽车。

对此,曹承认自己确实上传了相关的代码数据至云端以及个人设备,但这仅是为了个人工作的方便,类似的做法并不罕见,而且他表示在离开特斯拉之前已经非常认真地将涉密数据从个人设备中删除。

而作为此次案件中被告雇主的小鹏汽车对曹将源代码数据传输至个人账号和设备这点无异议,但否认小鹏汽车有不当行为。

特斯拉认为小鹏汽车招募了至少?5?名从特斯拉离职的工程师,承担的工作都非常相似,其中?2017?年加盟小鹏汽车的谷俊丽成为小鹏汽车自动驾驶项目的副总裁,在?2018?至?2019?年间主导了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而曹光植则是?Autopilot?项目中?40?个有权限获取软件源代码的员工之一。

小鹏汽车表示同行业中雇员在企业之间跳槽是正常行为,企业追求贤才也是人之常情。

特斯拉表示前苹果工程师张小浪因涉嫌将苹果「泰坦」汽车项目的机密文件出售给小鹏汽车遭逮捕,该案件与这起案件高度相似,而这样的高度相似让特斯拉有理由怀疑两起案件中的被告都会见了相同的小鹏汽车高层人员,甚至是有类似的报酬作为获得数据的条件。

曹表示自己收到小鹏汽车?offer?的时间是?2018?年?12?月?12?日,在?12?月?26?日他将个人?iCloud?与特斯拉工作网络断开。断开个人?iCloud?后曹在?12?月?27?日到次年元旦的时间里继续使用特斯拉的工作网络。

曹没有具体说明入职小鹏汽车的日期,特斯拉表示曹离职日期为?2019?年?1?月?3?日。而且如曹所说,在离职之前,他已经把云端和个人工作设备上相关的机密文档认真地做了删除,曹也承认删除了自己特斯拉工作电脑上的网页浏览器记录。

曹方律师表示,曹离开特斯拉后个人设备上遗留的?Autopilot?涉密文件只可能因为删除疏漏而存在,曹没有将任何有价值的涉密文件或者商业机密给到小鹏汽车。

至此,特斯拉并无确凿证据表明曹光植将?Autopilot?机密文件泄密给小鹏汽车。

「到底是几碗凉粉」

在?2020?年?1?月,特斯拉传唤小鹏汽车美国业务公司?XMotors,要求获得小鹏汽车?XPilot?完整源代码库以及小鹏汽车高管的硬盘副本的访问权限,此外,特斯拉还要求获得苹果对小鹏汽车前雇员张小浪刑事指控的***记录。

这一幕让我联想起「让飞」中的名场面:六爷吃了一碗凉粉,随后黄四郎方的胡万带着武举人以及粉店老板过来说六爷吃了两碗只给了一碗的钱。一方说吃了一碗给了一碗的钱,另一方说吃了两碗只给了一碗的钱。

在胡万的一轮轮挑衅引导之下,六爷最终剖腹自证只吃了一碗凉粉,虽得清白却丢了性命。

我想说,小鹏汽车在这个案件里不一定是只吃了一碗凉粉的六爷,特斯拉也可能不是另有企图的胡万,但要求获得张小浪刑事指控记录并访问?XPilot?完整源代码库和高管硬盘副本的行为却颇有那句「凉粉在肠子里,你得横着拉一下我才看得见」的味道。

好在这次主持公道的不是煽风点火的武举人,联邦***驳回了特斯拉的这些诉求,认为特斯拉用张小浪案的材料引申至本案的做法「投机且支撑性不足」,而特斯拉对于获取小鹏汽车相关文件的访问量也和本案目前所需程度不成比例,以上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诉讼。

不过事情也并未完结,***让小鹏汽车准备好?XPilot?的源代码,而对应文件将和?Autopilot?源代码一同移交至第三方机构进行对比审核,并作为?XPilot?是否有窃取行为的判定。

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小鹏汽车「偷了」自家的代码,何小鹏则在微博回应造谣无法打败任何竞争对手,然而目前还没有定论性的***判决结果,作为旁观者,我觉得可以让飞一会儿。

激光雷达的分歧

两位大佬此次的对线中还有一个话题那就是激光雷达的应用,文章开头那位推特网友?Tasha?Kenney?从发言来看是站特斯拉一方的,我个人其实并不赞成她这种「带着答案找问题」的逻辑。

马斯克憎恨激光雷达?

在上一篇关于?FSD?的文章中我有提到过,马斯克本人对于激光雷达在驾驶行业的应用是非常不看好的。

在自动驾驶日上他曾强调「Lidar?is?lame」,激光雷达是个瘸子,他认为激光雷达捕获的点云数据是信息量缺失的,虽然有空间信息,但是没有颜色,没有图案,静止状态下无法区分动/静态物体,也无法分辨特征类型。

自动驾驶日上也曾有记者向马斯克提问「激光雷达是否会在自动驾驶某个难以突破的?99.999%?节点成为一个更好的冗余方案?」

然而马斯克直接给了一个更绝情的回复,他的观点:激光雷达是「fool's?errand」是无用功,而同行里以激光雷达为主要感知手段的也是「doomed」,注定失败。

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激光雷达对于自动驾驶应用而言是「昂贵且没有必要的」,马斯克甚至用「阑尾」来形容激光雷达,「一个阑尾就够糟了,还带一堆,简直荒谬。」

然后他用一句非常马斯克的「You?will?see」结束了这个回答。

马斯克看似无比厌恶激光雷达,实则不然,在自动驾驶日上他也有主动解释过这个问题。

马斯克说自己对激光雷达的不待见,只针对自动驾驶领域。在?SpaceX?项目里他本人还参与了激光雷达项目的开发。

他也声称,(对于自动驾驶)一旦视觉感知足够强大,激光雷达就没意义了。

总结一下,马斯克或者说特斯拉对于激光雷达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价格非常昂贵

作为自动驾驶的主要感知不可取

用作感知大材小用

没有相对于视觉方案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以不久前小范围推送的?FSD?Beta?实测来看,特斯拉的说辞确实有一定的说服力。

小鹏汽车:不敢苟同

抛开前面的案件不提,小鹏汽车确实是公认的「特斯拉追随者」。除去主打智能化,尤其是驾驶的战略上类似特斯拉,小鹏汽车的产品端也有很多的细节和逻辑可以看到特斯拉的影子。

特斯拉的路既然被证明是走得通的,那么有选择地跟着走其实也是一种稳妥的战略。

然而在激光雷达问题上,小鹏汽车却「随大流」了。

广州车展上小鹏汽车发布了?XPilot?更新,新版本的驾驶在硬件层面做了如下升级:

5G?RTK

城市道路的高精地图

200?TOPS+?的高算力芯片

更高集成度的域控制器

激光雷达

在发布会后的群访中,何小鹏表示搭载激光雷达的产品?2021?年就会面世,相关的研究去年上半年已经着手,也就是激光雷达的项目有两年的筹划和准备。

访中关于搭载激光雷达的考虑,何小鹏的回复如下:

「我们跟传统做第四代自动驾驶的或者他们叫无人驾驶的公司不太一样,他们是用激光雷达为核心画激光雷达的高精地图,我们不一样,我们是用视觉为核心,以视觉高精地图为核心。因为我们觉得从趋势来看,全球所有的路、交通灯、法规都是以人的眼睛等等角度来看一个世界去开车的,我们认为这是最有效率、最接近且最便宜的,且又能够加上激光雷达组合能够把安全做好的事情。说实话,在最开始几年里面我们会把安全的因数放在非常非常非常重的角度,宁愿我硬件冗余、宁愿软件冗余,也要把安全做好。」

这段发言中标黑的部分其实相当直观:小鹏汽车仍然以视觉为核心感知手段,激光雷达的作用是作为安全冗余。

如果按马斯克的观点,这属于将激光雷达「大材小用」的那一类。

然而马斯克的话里已然包含了两个前提,一个是「视觉感知足够强」,强大到可以几乎抹平激光雷达的优势,另一个则是「激光雷达价格昂贵」。

这两点我们一个一个来看,首先是视觉能力的问题。高阶的量产自动驾驶感知方案需要多方考虑,目前各种主流感知方案的长短我放一张小马智行的图给各位参考一下。

图表中我们主要对比激光雷达和相机,性能上两者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相机有更好的样率、分辨率以及工作范围,而激光雷达则拥有更好的距离探测精度和更全面的天候覆盖。

激光雷达的工作方式简单来说是发射激光束并记录激光束返回时间来测算距离,得益于这一「自发光」的工作特性,激光雷达感知对于环境光线的要求就很宽容了,在逆光、暗光条件下,激光雷达相比捕捉环境光线信息的相机确实提供了更好的感知能力。

另一方面,距离探测能力是激光雷达的绝对长项,在工作范围内能检测到的物体的距离、尺寸、位置信息都具有极佳的可靠性和精度,而这恰好又是绝大多数视觉方案的不足之处。

不得不佩服的是特斯拉在这次重写的?FSD?Beta?中利用基于神经网络的?4D?视觉方案将距离探测能力提高了不少,为之前特斯拉做了非常多的铺垫,这其中的内容可以参见文末的文章。对于小鹏汽车而言这种手段在短期内想实现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所以相比之下激光雷达自然就成了更适合的进步方案。

之前有幸参加了大疆旗下激光雷达品牌「Livox」的一场活动,其?PPT?中将其品牌的激光雷达优势表述得很清晰。

而这些优势转化到?ADAS?应用上的核心价值也很明显——安全冗余。

不止安全冗余,一些视觉手段需要「拐弯抹角」才能解决的问题,激光雷达方案的确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shotcut」。

所以,对于小鹏汽车以及多数企业而言,将激光雷达和相机数据做融合感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想法固然是好,但前面提到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成本。

印象中,激光雷达的价格都是几万到十几万级的,除了那些无人驾驶?Robotaxi?公司,市面上将激光雷达用在量产车的案例可谓少之又少,而且搭载激光雷达的都是价格昂贵的车型,比如现款?A8?和刚换代的?S?级。

但行业的迭代貌似有点超乎我的预期,Livox?品牌的入门级量产激光雷达的价格已经在今年来到?800?美金一个,而这个降价的趋势还在继续。

这款?800?美金的入门级的激光雷达在?Livox?的介绍页上已经可以提供水平横向?120°?和垂直方向?26°?的工作角度,以及?0.2°?×?0.2°?级别的分辨率,距离精度为?2?cm。

「超高分辨率?<0.1°」这是小鹏汽车在广州车展上给出的激光雷达信息,但目前并未透露将搭载的激光雷达为哪家的产品。

群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何小鹏说搭载激光的雷达的下一款车型将是一款?A+?级别的紧凑型轿车。

由此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猜到这款车的定位低于?P7,价格也大概率会在?20?万之内。小鹏汽车在这个价格区间的车上用激光雷达,可见激光雷达成本已经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所以从成本和价值两方面来说,用激光雷达都是合情且合理的。

而特斯拉和小鹏汽车在激光雷达上的分歧,在我看来并无对错,他们有各自不同的处境和技术体系,自然也有各自不同的考虑。

视觉为主的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或许整体而言不如神经网络?4D?视觉的上限那么高,但在激光雷达的加持下其下限明显不会低。

写在最后

在截稿之前,工作来了一则消息:业内自动驾驶视觉方案巨头,特斯拉「旧爱」Mobileye?和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之间达成协议,后者将为前者的?Robotaxi?车队提供激光雷达。

而?Mobileye?的考虑也并不让人意外——安全冗余。

至今,特斯拉和小鹏汽车的纠葛还未完结,自动驾驶激光雷达路线在以后是对是错也还是问号。

然而在这个火药味十足的节点,提起这两家企业,我脑海里浮现的是第一次使用?FSD?时候的那种惊喜和小鹏?G3?在我们第一期?42Mark?测试里超乎所有人预期的泊车表演。

作为一个深爱智能汽车行业的人,这些片段带给我的愉悦远比现在的这些摩擦更深刻。

但是商业竞争从来都是见红。

然而也正因为有商业竞争,各家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建立起自家核心技术的壁垒,力求用更有价值的产品打动消费者,而我们某种程度上才更有机会体验到那些让我们惊喜的科技。

当然,各家也会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建立起来的成果,让其不被破坏。而后来者自然要面对更大的挑战。

但在成就伟大的路途上,谁又不曾是后来者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来源:企业)

经济观察网记者?干群芳?又一位新造车企业高管返任传统车企。3月23日,现代汽车发布消息称,已任命向东平为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并于3月23日入职,主要负责北京现代的市场销售、营销网络等业务。

这意味着在新造车企业“体验”了两年零四个月后,向东平选择了回归传统车企。向东平拥有22年汽车营销经验。自1998年开始,其先后在大众汽车、斯柯达、沃尔沃以及天际汽车担任要职。2017年10月,向东平告别了工作近20年的传统车企,从沃尔沃转至天际汽车,担任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营销官。今年2月底,天际汽车方面表示,向东平因个人原因离职。

任职天际汽车期间,向东平规划和发展了天际汽车高端品牌营销业务,并为首款智能电动SUV?ME7的上市交付打下了基础。天际ME7在2018年广州车展亮相,并在2019年的上海车展开启预售、12月正式量产下线。天际于今年一季度开始交付ME7,但受疫情影响交付将延迟。

在向东平加入天际汽车之际,新造车企业仍处于招兵买马的团队建设时期,受资本追捧、高薪以及全新发展平台等因素的吸引,传统车企大批人才流入新造车企业。但从去年开始,新造车企业人才开始在企业面临产品交付和资金紧缺时离开,回流到传统车企。

除了向东平外,3月5日,博郡汽车市场营销和销售副总裁陈曦宣布加入奇瑞星途,接管品牌营销工作。此前从东风雪铁龙转至合众汽车担任营销副总裁的邓凌也于近日离职,下一站是上汽大通。此外,威马汽车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已于2月离职,小鹏汽车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也已离职,从雷克萨斯加入蔚来汽车担任用户发展副总裁的朱江,也将在2020年5月离职,下一站尚未确定。而新造车企业绿驰汽车最近也选择“卖身”给河南国投,找到大树依傍。

不过,对于当初离开传统车企加盟新造车企业的人而言,当时离职原因中的“传统车企增速放缓、利润变薄”等境况,如今依然存在。

以北京现代为例,2019年销售71.6万辆,同比下滑9.4%,且第三季度亏损达7.55亿元。迫于压力,北京现代在去年还关闭了第一工厂,并且裁员数千人。受疫情影响,北京现代今年1-2月累计销量73398辆,同比下滑49.7%,降薪消息也随之传出。

疫情对车市带来的影响将会持续到几月尚不可知,但2020年仍是北京现代扭转局面的关键年份。整个韩系品牌正以高管本土化谋求复兴,2019年9月,曾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李峰在跳槽至宝能汽车一年后,也返回传统车企,出任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东风悦达起亚总经理。

业内认为,此时加入现代汽车对向东平而言意味着新的机遇。北京现代制定了今年75万辆的年销目标,并发布了全新技术品牌“SMART+战略”,通过推出第十代索纳塔、菲斯塔EV、全新MPV、全新伊兰特等多款新车,以及改造终端销售店面的方式,来实现销量目标。而向东平加入后,也将承担北京现代重返百万辆年销的“复兴”重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小鹏

上一篇byd车是哪个国家品牌-byd汽车是哪里生产的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