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厂商的竞争战略分析-汽车企业竞争策略

tamoadmin 0
  1. 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
  2. 一汽-大众奥迪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3.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竞争对手具有类似或不同的产品线、技术、品牌、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劣势,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可以为企业提供市场洞察和战略方向。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如特斯拉、蔚来、小鹏等,分析这些竞争对手的市场表现和发展战略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行业的现状分析

宝马汽车营销策略分析

 引导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高,奔驰和奥迪纷纷抢滩登陆中国市场。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宝马汽车营销策略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汽车厂商的竞争战略分析-汽车企业竞争策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绪论

 把中国视为各自公司未来发展的最强助推器,宝马也不例外。但是,作为后来者的宝马又是如何在中国市场布局的呢?

 2.宝马公司的简介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幕尼黑。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he (德文巴伐利亚汽车工厂)?,BMW就是这三个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 它原是一家专门生产发动机的公司,同时以制造高级摩托车出名,和日本的公司有相同之处。BMW今天已成为全球高级轿车领域王牌公司之一, 德国双B(Benz和BMW)之名威震四海?坐奔驰,开宝马?这句话家喻户晓.

 3.宝马公司的品牌定位

 一、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产品差异化策略

 宝马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都清晰地指向如何提升汽车的驾驶乐趣。宝马的外观也栩栩如生地体现出品牌的核心价值,体现出潇洒、轻松的感觉,与很多豪华车都十分庄重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在整体的品牌核心价值的统帅下,宝马的每一个系列的车型都会有个性化的差异,以适应于不同的消费人群。 宝马进军亚洲市场是的几种不同车型是用来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的。

 1、宝马三系列定位是年轻,运动。三系列原为中高级小型车,新三系列有三种车体变化:四门房车、双座跑车、敞棚车和三门小型车,共有七种引擎。车内空间宽敞舒适。宝马三系列敞篷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X5是宝马家族的新宠,以浪漫和实用将力量、典雅和乐趣集于一身。

 2、宝马五系列定位商务,运动。备有强力引擎的中型房车五系列是宝马的新发明。五系列除了在外形上比三系列大,它们的灵敏度是相似的。拥有两种车体设计的五系列配有从1800马力到4000马力的引擎,四个、六个或八个汽缸。五系列提供多样化的车型,足以满足人们对各类大小汽车的所有需求。

 3、宝马七系列定位豪华商务。七系列无论从外观或内部看都属于宝马大型车等级。七系列房车的特点包括了优艮品质、舒适与创新设计,已成为宝马汽车的象征。七系列除了有基本车体以外,还有加长车型可供选择。七系代表着杰出的工程设计、前沿的科技创新、无法比拟的震撼力、纯正的驾驶乐趣,是宝马品牌价值的最好诠释。宝马新七系手动模式下,取代自动排档杆的是位于方向盘右上角,一个精巧的?变速柄?。换档时,双手可不离方向盘,使驾驶更简便,更有乐趣。宝马新七系用全新造型设计理念:均衡的动感、古典式的优雅、跑车的轮廓和完美的线条组合,尽显豪华气派而不失流畅和动感。

 4、宝马八系列定位超级豪华跑车。八系列延续了宝马优质跑车的传统,造型独特、优雅。停产后,但又有?宝马CS概念车-BMW8系复活?

 二、宝马高调定价策略

 宝马的目标在追求成功的高价政策,以高于其他大众车的价格出现。宝马公司认为宝马制订高价策略是因为:高价也就意味着宝马汽车的高品质,高价也意味着宝马品牌的地位和声望,高价表示了宝马品牌与竞争品牌相比具有的专用性和独

 特性,高价更显示出车主的社会成就。总之,宝马的高价策略是以公司拥有的优于其他厂商品牌的优质产品和完善的服务特性,以及宝马品牌象征的价值为基础的。宝马汽车的价格比同类汽车一般要高出10%一20%。

 三、宝马亚洲直销渠道策略

 宝马公司早在1985年在新加坡成立了亚太地区分公司,总管新加坡、香港、台湾、韩国等分支机构的销售事务。在销售方式上,宝马公司取直销的方式。宝马是独特、个性化且技术领先的品牌,宝马锁定的顾客并非是大众化汽车市场,因此,必须用细致的、个性化的手段,用直接、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顾客。直销是最能符合这种需要的销售方式。宝马公司在亚洲共有3000多名直销人员,由他们直接创造宝马的销售奇迹。

 宝马在亚洲直销的两个主要目标是:一是要有能力面对不确定的目标市场,二是要能把信息成功地传递给目标顾客。这些目标单靠传统的广告方式难以奏效。直销要实现的其他目标还有:加强宝马与顾客的沟通,使宝马成为和顾客距离最近的一个成功企业;利用与顾客的交谈,和顾客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公司的财务状况、销售状况、售后服务、零件配备情况都要与顾客及其他企业外部相通者沟通;利用已有的宝马顾客的口碑,传递宝马的信息,树立宝马的品牌形象;利用现有的顾客信息资料,建立起公司内部营销信息系统。

 宝马还把销售努力重点放在提供良好服务和保证零配件供应上。对新开辟的营销区域,在没开展销售活动之前,便先设立服务机构,以建立起一支可靠的销售支持渠道。

 四、宝马放长线钩大鱼的促销策略

 宝马公司的促销策略并不急功近利地以销售量的提高为目的,而是考虑到促销活动一定要达到如下目标:成功地把宝马的品牌定位融人潜在顾客中;加强顾客与宝马之间的感情连接;在宝马具有的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完善宝马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向顾客提供详尽的产品信息。最终,通过各种促销方式使宝马能够有和顾客直接接触的机会,相互沟通信息,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宝马公司考虑到当今的消费者面对着无数的广告和商业信息,为了有效地使信息传递给目标顾客,宝马用了多种促销方式,包括:广告、直销、公共关系活动。

 4.宝马公司的品牌设计

 BMW,汽车制造厂的意思,标志的色彩和组合来自宝马所在地巴伐利亚州的州徽(在前面宝马标志的旁边)。宝马汽车公司是以生产航空发动机开始创业的,因此很多人以为标志代表旋转的螺旋桨,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实蓝白标记对称图形的意义非常简单,蓝白相间的图案是公司所在地巴伐利亚州的州徽,用来提醒宝马来自巴伐利亚州的纯正血统。和奔驰汽车公司一样,宝马汽车公司以汽车的高质量、高性能和高技术为追求目标,汽车产量不高,但在世界汽车界和用户中享有和奔驰汽车几乎同等的声誉。宝马汽车加速性能和高速性能在世界汽车界数一数二,因而各国警方的警车首选的就是宝马汽车。宝马的摩托车在国际市场上最为昂贵,甚至超过了豪华汽车,售价高达3万美元左右。由于宝马产品以赛车风格设计,因而在世界赛车活动中宝马汽车经常大出风头。

 5.宝马公司的品牌形象

 早期

 宝马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品牌定位,至少在14年前,宝马的定位仍是?运动感的轿车?。当时,在美国,甚至有调查公司给宝马这样一个建议:必须通过?豪华新体验?来推销宝马。当时对豪华的定义主要是指,舒适的尺寸、柔软的内饰,豪华的标杆是林肯、凯迪拉克和奔驰。相对而言,宝马不仅狭小,而且内饰也相对寒酸,但是宝马的价值是体现在发动机罩下的,不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宝马要想取得突破,必须要改变意识,让豪华的定义转变到性能上来。

 中期

 负责宝马***的是安普公司,安普的广告文案马丁?普力斯在苦思冥想之际,有一句话突然从脑海里蹦出来终极驾驶机器?。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宝马在美国市场的主旋律就是?终极驾驶机器?,这句广告词也是汽车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最为经典的一个。这一口号也被推广至全球,?终极驾驶机器?有不同的翻译方式,有的国家翻译为?追求驾驶的乐趣?。但无论字面如何变化,其核心理念是相同的。

 现在

 宝马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口号:?纯粹的驾驶乐趣

 (Sheer Driving Pleasure)?,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其理念精华得到了延续。中国市场,一个广为流传的口号是?坐奔驰,开宝马?,中国文字以自己并不张扬的独特魅力,把奔驰、宝马的定位差别,进行了巧妙区分。其背后包含着极大的想象空间,运动的、性能卓越的、匠心独运的、创意无限的等。

 宝马非常强调客户的情感体验,为了强化宝马的情感体验,宝马甚至通过独特的赞助活动来分别进行突出。

 通过赞助F1比赛,宝马想突出?速度?这一体验;通过赞助高尔夫比赛,比如宝马亚洲公开赛,传达?高雅、准确、经验?的品牌体验;宝马也赞助挑战性更强的帆船比赛,以突出?团队、挑战、自然力量?的体验。

 6.宝马公司的品牌传播

 1.多层次广告策略:

 宝马公司通过四个层次进行推广,第一,企业性宣传活动;第二,区域广告网络;第三,全国性形象塑造活动;第四,适当运用当地行销的策略性广告,即激发销售量。

 2.多种销售促进活动:

 宝马公司考虑到当今的消费者面对着无数的广告和商业信息,为了有效地使信息传递给目标顾客,宝马用了多种促销方式,包括:广告、直销、公共关系活动。第一,以传播宝马品质为核心内容的广告宣传总是极尽所能地演绎出品牌核心价值。第二,直销用直接、有效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顾客。

 3.公关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宝马与顾客的沟通:

 正是宝马的这一系列品牌营销策略给宝马公司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动力,让宝马汽车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行业立于不败之地。也正因为宝马用核心价值统帅一切营销传播,成功地把?驾驶的乐趣和潇洒的生活方式?的品牌精髓刻在了消费者的大脑深处,这也许就是宝马品牌经典意义恒久不衰的秘密之所在吧!

 4.品牌全球化,营销地方化:

 宝马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要求,取集中统一的品牌策略,即?品牌全球化,营销地方化?。宝马公司深深知道,它要打交道的是人,而不是车,就一个民族来说,他们有共同的观点,但是就个体来看,各人希望展示自己的个人风格却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正是在后者的意义上,不同国家的、那些具

 有某种相同或相似要求的人,构成了宝马细分市场中的目标群体。

 6.结论

 BMW带着几十年来始终如一的独特定位,执着的品牌精神和全方位的差异化战略进入中国市场,并实施成长型战略,凭借其一流的技术和前卫的设计,加上一系列多角度的体验式营销手段,成功的攻占了中国的高档汽车市场。

 但是,由于本土化进程的种种困难,宝马也出现了许多失败的战略,所幸这些失败并没严重影响其销售业绩。未来,宝马一定会在中国遇到更多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加速,高档车市场上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

 宝马可能在未来几年内高速发展,但随着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逐渐饱和,宝马可能发展新的细分市场或将战略重点转移到中低端市场。

 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宝马的氢内燃机车可能会发展成熟,并逐步取代汽油燃料汽车而成为未来高档车市场上的主导。并且,相对于其他公司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宝马的氢内燃机汽车将会拥有更大的动力优势,从而占领更多的市场。

;

一汽-大众奥迪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分析

2012-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2012年以后,我国汽车产量由高速增长进入波动增长阶段,汽车制造行业进入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901.54万辆,同比增长3.19%;销量为2887.9万辆,同比增长3.0%,均达到近年最高值。2018年以来,一方面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增速回落、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消费信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开始逐年下降。2020年全球遭遇疫情,上半年汽车行业受到冲击,全年总计汽车产量为2532.5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2531.1万辆,同比下降1.78%。

2021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608.2万辆 和2627.5万辆,比2020年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局面。2022年1-11月,中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别增长6.1%和3.3%。

2、中国汽车销售产品结构分析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2021年,我国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87%,达到近些年最大值,随着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出现连续下滑,2021年,我国乘用车销售量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81.76%。2022年1-11月,乘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达87.61%。

2012-2021年,我国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约为19.7%,2016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为13%,较2009年下降6.7个百分点;随后商用车市场份额有所回升,2021年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18.24%。2022年1-11月,商用车占汽车总销量比重为12.39%。

3、中国乘用车产销量分析

2017年以来,购置税优惠减免造成产量及销量增长乏力。201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首次出现产销双双负增长。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全年乘用车实现产量1999.4万辆,同比下降6.4%;实现销量2017.8万辆,同比下降5.9%。

2021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比2020年分别增长7.1%和6.5%,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2022年1-11月,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70.2万辆和2129.2万辆,同别增长14.7%和11.5%,累计增速放缓。

4、中国商用车产销量分析

2012-2015年商用车市场一直比较低迷,累计销量同比负增长。虽然2014年9月以来国家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有助于商用车走出低谷。9月商用车环比增长明显,但同比仍然负增长。10月份、11月份商用车月度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虽然在2014年,同比增速开始回升,但是到了2015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2016-2020年,商用车市场回春,2016年商用车产量为369.8万辆、销售量为365.1万辆,同别增长8.0%和5.8%。2020年,商用车市场累计产量为523.1万辆、销售量为513.3万辆,同别增长20%和18.7%。在疫情的影响和汽车整体及乘用车产销同步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2021年,中国商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67.4万辆和479.3万辆,同比下降10.7%和6.6%。2022年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92.7万辆和301万辆,同别下降31.9%和32.1%,继续呈现两位数下滑。

5、中国汽车保有量分析

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扣除报废注销量比2020年增加292万辆,增长59.2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

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3.1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超过5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达到4.63亿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从IFE矩阵分析,奥迪超过平均分2.5分,持续生产优质产品并保持优质售后服务,在设计上注重生产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营销部门需要结合新的营销模式来捕捉客户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度,不断提升产品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形成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议价能力,获得更高的收入。通过与竞争对手(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的优劣势比较,选择了影响汽车行业发展的五个关键因素,包括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和品牌、判断和分析奥迪的竞争力,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稳定的收入。

2、通过CPM矩阵分析可知,奥迪与奔驰、宝马差距不大,但在品牌策略和推广策略上略有劣势,虽然奥迪市场占有率较高处于领先地位,但竞争对手正在通过强有力的销售策略缩小差距。奥迪品牌形象需要不断提升,深入人心,切合实际利用促销手段满足顾客需求,***消费。奥迪在产品和价格上保持竞争优势,抓住新能源电动车上市机遇不断取得突破打破设计理念,集成智能驾驶系统,增加新的车辆配置,确保核心产品的领先品质,在未来的竞争中积累经验,形成竞争优势。

3、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是企业独有的,给消费者带来特殊的效用,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形成的竞争力和内部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和。2019年一汽大众奥迪荣获2019中国汽车用户满意度测评(ccsi)三材料冠军,彰显奥迪卓越品质与技术这些优势体现了客户对奥迪品牌的满意和信任, 2019年销量为1845573辆。

4、2020年,根据j.d.power2020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调查(SSI),奥迪在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排名中位列760分,连续八年蝉联豪华车市场销售满意度第一名,奥迪的口碑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一汽大众奥迪凭借在中国率先进入市场的优势,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形象。奥迪通过完善的销售体系为客户提供满意的购买服务体验,奥迪的核心技术已经在中国大陆本土化,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五家工厂已覆盖六地。

5、按照中国的战略布局,汽车制造水平领先于市场。通过规模化、智能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高额超额利润。奥迪凭借强劲的动力系统和稳定的行驶性能在同类车型中脱颖而出。已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持续占据消费者市场份额头脑。奥迪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噪声评价体系和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整车的声学噪声,为消费者提供安静的驾乘环境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动力锂电池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孚能科技(688567)、亿纬锂能(300014)、国轩高科(002074)、澳洋顺昌(002245)、鹏辉能源(300438)、欣旺达(300207)。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与装机量、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中国加氢站数量

1、动力锂电池呈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

——疫情影响下,动力锂电池需求保持增长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动力电池的研发重点,具有能量损失小、转换效率高、加速快等显著优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供需规模较2019年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为154.5

GWh,同比增长142.9%;出货量为220 GWh,同比增长175%。

——续航短、充电慢、安全问题为主要痛点

电气化是双碳愿景下交通动力的主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比内燃机汽车排放的废气更少,若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便是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然而,锂电池作为交通动力存在续航短的劣势。相较于燃油汽车而言,纯电动汽车存在的最大痛点便是续航里程,传统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可以开到600公里乃至更多,但普通的纯电动汽车只能跑200-400公里,而续航里程可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高性能纯电车则将面临价格难以下调的困境。在雨天或低温天气,动力锂电池受环境影响明显,纯电动汽车实际续航里程还会进一步下降。

其次,充能耗时较长也是动力锂电池的一项短板。对比来说,传统燃油车仅需几分钟便能将油箱加满,而纯电动汽车即使是快充,充电至满格也需耗费一个小时左右,慢充耗时更是长达6-8小时。大幅上升的充能时间使得纯电动汽车使用体验感降低,是抑制动力锂电池需求增长的一大阻碍。

此外,安全隐患使得消费者望而却步。根据电动汽车用户联盟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一共发生过72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至少涉及25个品牌车企,38款不同车型,包括乘用车、客车,货车等多个不同用处车型。除了电池的自燃隐患外,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存在诸多事故风险,例如“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失灵及驾驶功能过度营销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2、氢燃料电池技术难度大,与锂电池互补为最佳发展方向

——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

氢燃料电池在动力锂电池存在的续航短、充能耗时长、安全隐患等问题上均具有显著优势,而且氢燃料电池的回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被认为是未来交通动力低碳化的一展方向。然而,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面临着技术难度大、催化剂成本高昂等问题。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在交通领域落地的重要载体。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截至2021年底,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仅有9246辆。可见,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刚刚起步,市场仍不成熟,处于幼稚期。据工信部于2021年初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预计,2025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

——中国加氢站建设慢,规模化应用困难

2016-2021年,中国加氢站数量逐步增长,但整体建设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22年3月底,中国加氢站有180座在运营、18座已建成,85座正在建设,148座规划建设。我国现有加氢站中多数投资规模超过1200万元,上海驿蓝金山加氢站甚至耗资高达5500万元。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较长的投资回报期是我国加氢站规模化发展的最大障碍,现阶段多数加氢站还处于亏损状态,存在终端用户用氢难、用氢贵的问题,终端需求增长乏力必然又反过来制约加氢站的建设与扩张。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但其配套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困难,也是氢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一大障碍。

注:饼图数据为截至2022年3月底最新数据。

——氢燃料电池在专用运输领域具备优势

分析发现,无论是动力锂电池还是氢燃料电池都存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痛点,如何解决或规避痛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新能源交通动力发展的关键。寻找各自最合适的应用场景便是优势利用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从销量结构来看,目前商用车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重点。2021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新增销量1894辆,商用车为绝对主力,其中客车1042辆、重卡777辆。

与燃油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排放、转化效率高等比较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能耗时短、安全隐患可控等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决定了氢燃料电池在长距离、连续工作时间长、载重大等应用场景的适用性较高。而针对加氢站建设成本高的问题,氢燃料电池发展可从应用场景清晰、行驶路线固定的专用车入手(例如物流车、环卫车等),利于加氢站的布置和建设。

——氢燃料电池在航空运输领域大有可为

民用航空碳排放规模占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10%左右,而且航空排放是在高海拔地区释放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是类似地源排放的2-4倍。可见,航空是交通动力降碳减排的重要抓手。

相较于锂离子电池而言,航空运输也是氢燃料电池的优势领域之一。氢能源的质量能量密度远超其他能源,且一个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可以比同等质量的电池电力系统多储存3-5倍的能量。要想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供应,除了通过技术研发提高能量密度外,一般还可通过扩大电池体积的方式实现,然而,飞机对动力系统的质量和体积均存在较大限制,动力电池在航空领域应用困难,而氢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锂电池的有利互补。

总体而言,未来氢燃料电池将在长距离运输、专用车领域及航空领域发展较快,与锂离子电池形成良性互补。

3、燃油份额将逐步减少,但在短时间内难以被完全取代

——“碳中和”目标下,燃油动力份额下降为必然趋势

“双碳”愿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降碳减排”相关目标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在新增交通工具中的比例做出了明确的规划,未来燃油作为交通动力的份额必然呈现下降趋势。

——同款燃油车指导价普遍低于同款新能源车补贴价

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还存在诸多障碍,高生产成本带来的高售价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来看,从低价低端到高价高端,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混动汽车,其补贴后的价格普遍高于燃油版同款车型的指导价。以长安逸动以及逸动新能源为例,燃油版逸动的指导价为7.29-10.39万元,而逸动新能源(纯电)的补贴后指导价为12.99-14.99万元,即使对新能源车有补贴,新能源版的售价也比燃油版高出5.7万元。

注:指导价查询时间为2022年3月。

——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电动汽车的一大竞争优势为“绿色环保”。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排放上的绝对优势毋庸置疑,但值得思考的是,电能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不可视而不见。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格局仍以火力发电为主要途径,其中煤电发电量占比在六成以上。在煤电主导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的部分排放被转移到了上游。

此外,电池的循环利用寿命较低,大量废旧电池处理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再度污染。根据绿色和平发布的《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2030年,中国退役的动力电池将超过700

GWh,虽可通过有效地梯次利用减少部分碳排放,但电池回收端带来的污染仍不可忽视。

可见,电动汽车的清洁环保更多的只是在使用阶段,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电车的真实环保效益有限。

——传统汽车厂商仍然在内燃机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

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朝着高效化、低碳化方向进步,发动机热效率提升是燃油车减少碳排放的主要路径。目前,全世界主流发动机的热效率在30%-38%的范围内,少数发动机的量产热效率突破了40%。比亚迪推出的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3.04%,超越丰田、本田、马自达成为当前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助力燃油车节能减排,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燃油动力与新能源的环保效益差距有望缩小。相较而言发展更为成熟和稳定的内燃机技术,或许仍会更受商业应用的青睐。

综上所述,未来传统燃油车可能会逐渐减少,但基于燃油车的价格优势和不断进步的内燃机技术,真实环保效益存疑的锂电动力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动力。

4、未来或将形成燃油、锂电、氢燃料“三足鼎立”的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前瞻碳中和战略研究院认为,燃油动力基于其长久以来积淀的稳定需求及部分性能的不可替代性,短时间内不会被新能源动力完全取代。锂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在各自的比较优势领域发展,可形成良性互补。未来几十年,交通动力市场或将由燃油、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三足鼎立”。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标签: #宝马

上一篇比亚迪油电两用车型及价格-比亚迪油电两用轿车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