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是美股吗-理想汽车是美股吗还是中股

tamoadmin 0
  1. 造车新势力的苦难三兄弟:美股集合
  2. 理想汽车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3. 蔚来、理想、小鹏美股会师,距“革命成功”还有多远?
  4. 逆势冲击IPO:理想汽车要稳住了
  5. 美版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出炉,Tesla、Karma、Rivian上榜!
  6. 继蔚来、理想后小鹏汽车赴美上市 造车新势力“三国”格局初现

财经网汽车讯?理想汽车将于7月30日晚间在美股上市

7月30日,有消息称理想汽车将于北京时间今日晚间正式以“LI”为证券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成为继蔚来汽车后,第二家成功在美上市的国内“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美国IPO定价美股11.5美元,高出此前美股8-10美元的定价指导区间

理想汽车是美股吗-理想汽车是美股吗还是中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财经网汽车为求证此事联系了理想汽车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不予置评。

此前,在IPO认购启动后,理想汽车备受投资人青睐,提前结束招股并获足额认购,募资规模为9.5亿美元,发行价为每股10美元,即招股区间上限。

这也直接导致相较于早前拟定的美东时间7月30日盘后定价、7月31日正式挂牌,理想汽车的IPO进程均提前一天。

7月28日,路透社报道,理想汽车赴美IPO已获得足额认购。

北京时间7月11日,理想汽车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网站上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说明书,股票代码为“LI”,初步募资1亿美元,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等为承销商。4天后,理想汽车再次更新招股书补充了更多的募资细节,本次其以8美元-10美元每股的价格区间发行9500万股ADS,同时IPO承销商有1425万股的超额认购权。

7月8日,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11条股权出质信息,11位股东全部出质股权,质权人为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自2019年下半年至今,理想汽车开启了多轮股权结构和注册资本调整,疑是搭建VIE架构,为上市铺路。

此前,理想汽车已经历10轮融资,总计募得资金超146亿元。

2019年12月,理想ONE开始交付,至今超过万辆。而李想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做到这个成绩只投入了10亿美金,且公司已经实现了正向现金流。他还曾透露,公司C轮融资“还没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造车新势力的苦难三兄弟:美股***

理想汽车拟赴美IPO,但国外的韭菜未必好割

继蔚来之后,又一家国内造车新势力准备赴美IPO。

日前有报道称,理想汽车已申请在美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至少5亿美元,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负责IPO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目前已进驻理想。

知情人士表示,为了此次公开募股,理想汽车自2019年年中就开始筹备,聘请高盛牵头。如果一切顺利,理想汽车将是继蔚来汽车之后在纽约上市的第二家中国造车新势力。

不过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李想本人或是理想汽车方面,对此都没有作出回应。

钱荒,新势力的头号难题

如果回顾蔚来汽车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如今理想汽车的举动与之何其相似。

2018年9月,蔚来汽车成功登陆纽交所,是2011年后首家在美进行IPO的全球大型电动车制造商。此时,距离蔚来首款新车ES8的上市,仅仅过去了9个月。

2018年9月13日,蔚来汽车登陆纽交所

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7月份,早先公司名“车和家”,后更名“理想制造”,2019年3月份更名为“理想”。

2019年4月10日,理想汽车旗下首款新车理想ONE上市,贴后售价32.80万元。不过,和其他造车新势力所遇到的难题相同,理想ONE的交付也不顺利,直到12月初,才将新车送至车主手中,此时距离它的上市已经过去整整8个月。

更难堪的是,交付以来,理想ONE的状况频出。先有车主因为中信银行停止放贷而未能提车,后有车主反映,其车辆出现排放系统故障和驻车系统、车身稳定系统等故障的误报等,还有车主表示,在解除自适应巡航功能后,踩加速踏板无法加速。

不过,和这些产品层面的投诉相比,最让李想夜不能寐的恐怕还是钱。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表示:“造车是很烧钱的事,新创企业想要造车,至少需要200亿以上的资金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目前的累计融资额为15.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最近一次募资发生在2019年8月16日,由美团创始人王兴领投C轮融资5.3亿美元。

实现交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是企业长展的核心关键。和蔚来的31.62亿美元融资规模比,理想汽车还相距甚远。

2019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尤其新能源汽车销量整体下滑,产品投诉不断、政策补贴退坡、风向开始转变,投资机构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一头热后,对新能源汽车项目变得越来越谨慎。钱荒,成了所有新造车势力的头号难题。

美国的韭菜不好割

和国内的游戏规则不同,美国证券的上市规则相对简单。例如,上交所的要求是,一家公司想要实现首次公开募股,至少在过去3年里具有盈利能力,而这对于一家科技型初创公司来说,显然不现实。

因此,赴美IPO成了绝大多数科技公司的优先选择。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等等,在开展首次公开募股时无不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

“客观来说,美国的市场环境更加公平、透明,IPO上市程序也相对简单。投资机构对于新创企业比较友善,特斯拉之前连续亏了很多年,也丝毫不影响投资人的热情。另外,赴美上市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特斯拉也曾亏损不断,但丝毫不影响投资人的热情

不过,如果就此以为美国的韭菜更好割,那就大错特错了。分析人士指出,美国的IPO上市程序是简单,但进去之后的要求很高。

以蔚来汽车为例。2019年,蔚来股价可谓跌宕起伏。尤其受二季报的巨额亏损影响,9月24日,蔚来股价一度跌破2美元,跌幅超过27%,和上市初期13.8美元/股的高点比,跌超85%。公司市值从巅峰时的140亿美元,跌到了只剩十分之一。

经过裁员、出售非核心业务等系列止损措施后,蔚来汽车终于在年底迎来了曙光。截至美东时间2020年1月3日收盘,重回3.83美元/股,市值40.32亿美元。但和上市首日开盘价6.60美元相比,依然相距甚远。

2019年,李斌的蔚来汽车差点成了资本弃儿

分析人士指出,蔚来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领头羊,有极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其遭遇也充分说明,即便在美股上市,如果没有长期良好的盈利模式,被资本抛弃只是早晚的事。

2019年12月13日,理想汽车的运营主体——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现17位投资人退出,注册资本从9.15亿元缩减至6.82亿元,降幅约25%,引发了各界的广泛猜测。不过有分析认为,此次调整或是为了搭建VIE架构,是理想汽车在为下一步的境外上市做准备。

除了17位投资人退出,车和家的董事会也有所精简

还有人据此猜测,4个月前,王兴等人之所以愿意在寒冬之际投资理想汽车,其实是希望在它完成IPO之后尽快实现退出。

目前,国内的新造车势力尚未有任何一家真正走上正轨,交付难、缺钱、质量问题,一个又一个的沟坎等着他们去迈。更要命的是,市场寒冬还没有回暖的迹象,传统车企的纯电产品与国产特斯拉将会成群而至。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李想的理想都道阻且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理想汽车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配图来自Canva?

理想汽车正式在纳斯达克敲钟没多久,造车新势力三兄弟之一的小鹏汽车也递交了招股书,准备登陆美股。

今年一月份,美团创始人王兴称“未来仅有3家造车新势力能存活,分别是理想、蔚来和小鹏”。如今,蔚来接受美股市场考验已经有很长时间,理想也刚刚踏进纳斯达克,如果小鹏成功上市的话,三股造车新势力将齐聚美股市场。

而面对如今十分复杂的国际局势,小鹏汽车选择在这个时候登陆美股自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不确定性也会陡然提高。但从招股书来看,小鹏汽车似乎充满自信。

自信小鹏底气何在?

让小鹏现在冲击IPO的最大底气,来自于其在智能汽车方面的技术壁垒。

与其用新能源汽车来标榜小鹏,倒不如用智能汽车更加合适。小鹏汽车十分重视技术研发,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在这方面的不断深挖,也让技术成为了小鹏汽车最核心的竞争力。

如今的小鹏汽车,是中国唯一一家成功自主研发出可以用于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并可以实现量产的整车企业。

这归功于小鹏汽车在研发资金上的大力投入。根据招股书中数据可知,小鹏汽车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高达20.7亿元,2020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6.3亿元。如果将小鹏的研发资金和收入作比较的话,2019年研发资金投入占据总收入的89.2%,而2020年上半年占62.9%。

这种力度的研发投入,让小鹏汽车在2020年成为首批实现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的企业之一。根据招股书披露,截止2020年6月30号,小鹏汽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功能已累计用于2510万公里的行驶,车道居中控制功能已累计用于1110万公里的行驶。

自动驾驶数据集已经收集了大约290万张带注释的,并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开发了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功能,在帮助小鹏的智能服务更好服务于用户的同时,逐渐完善自身的深度学习算法,打造端到端的闭环能力。

而小鹏的智能化也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信任。根据招股书,2020年上半年有超过90%购买G3车型的用户选择了具有自主驾驶能力的车型;大约50%的客户订购了能够支持2021年推出的自动驾驶系统xpilot3.0的升级版本

不难看出,小鹏因为智能化的优势在用户和市场中存在一定的优势,而如今冲击IPO自然也是依靠着这些底气。

被逼无奈的小鹏

对于小鹏而言,现在冲击IPO自然有自己的考量,但是更多的是被逼无奈。

首先,一直亏损的小鹏需要一次融资的机会。根据招股书中数据,小鹏汽车在2018年亏损为13.99亿元、2019年亏损36.92亿元、2020年上半年亏损7.96亿元,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共计亏损了58.86亿元。

虽然小鹏汽车在7月、8月的时候分别完成了C+和C++两轮的融资,总计金额超过9.47亿美元,这让小鹏拥有了比较充裕的现金流。截止2020年二季度,小鹏汽车账上现金类资产合计21.18亿元,再加上两轮融资,预计IPO之前小鹏将持有超过85亿元的现金类资产。

但是造车仍旧是一个长期烧钱的项目,尤其是对新建工厂、大力度投入研发的小鹏来说,花销更是巨大。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曾经就感慨,以前看别人造车花了100亿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今自己造车却觉得200亿都不够花。

这也反映了造车新势力同时面临的严重问题——资金。通过上市获得融资倒也不失为一种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途径。

另外,当下外界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偏见逐渐消散,也让众多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多了几分机会,这一点从蔚来近几个月的股价稳步爬升就能看出。市场的回暖吸引了更多的玩家入局,不论是前几日刚上市的理想,还是正在推进上市的小鹏,都希望在红利之中尝到甜头。

但是扎堆冲击IPO却也存在一些隐患。以特斯拉为例,其股价从三月份的四百多飙升到如今的一千五百多美元,就连马斯克本人都曾表示特斯拉的股价现在已经偏高。这从侧面反映出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今的火热,难免有泡沫存在。

而在泡沫之中入场,虽然在短期内会有很好的市场反应,但是当市场回归理性,更多的则是从高处坠落的凄惨。并且被市场火热吸引而来的入局者越来越多,市场竞争难免加剧,例如哪吒汽车近日也表示,已经有在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的,百度投资的威马也对上市表现出兴趣。

对于小鹏而言,成功上市仅仅是起点,之后需要面临的挑战将会更多。而在面对外界不断的挑战,小鹏和昔日的兄弟们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从“忆苦思变”到全面布局

在资本市场之中,三兄弟打出的组合拳,覆盖面很广。

在今年6月的时候,何小鹏在微博上发布一张和蔚来李斌、理想李想的合照,并配文字“三个苦逼,在忆苦思变......”。从各自创始人的神情之中,不难看出三个造车新势力有抱团取暖的意向。

以前三兄弟中只有蔚来独自在美股市场应对挑战,而如今伴随着理想的上市和小鹏上市的推进,让蔚来不再只是孤身一人。而三兄弟打出的这套组合拳也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了用户需求和价位等各个方面。

从各自的产品特点出发,三兄弟各自通过自己的特点找到了特定的消费人群。蔚来更加注重品质体验和服务,将自己的用户定位在更愿意享受品质体验的中高端消费者;而理想主打大空间和续航能力解决,面向承担家庭重任、周末带着一家老少出门游玩的奶爸。

小鹏则通过自己对智能化的加码,以及对生产线成本的压缩,将自己的用户定位在了考虑性价比的年轻人一代,他们更愿意体验科技带来的新兴生活方式,就连小鹏汽车的标语也是“年轻人的第一台互联网汽车”。

同时,从三者对产品的定价来看,也各自占据了高中低端的消费人群。蔚来的几款车型价格在35—50万之间,主打高端;而只有一款车型的理想,将理想ONE全国统一定价32万,定位其消费者在中高端;而相比来说,小鹏则要低价很多,15-20万的定价区间,性价比极高。

不难看出,三兄弟可以借助不同的优势和用户定位,合纵连横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打出去,吸引更多的投资方关注到这一领域。更进一步来说,三兄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与特斯拉抗衡,让国产新能源汽车具备集体竞争力。

但如今伴随着小鹏上市进程的逐步推进,昔日的三兄弟在消费者市场中难免也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摩擦,毕竟汽车市场的份额只有那么大,买车对于消费者而言也不是一个经常性的消费行为,同时选择两家品牌的情况有,但不频繁。

另外,三兄弟在资本市场方面也难免会有冲突。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火热,入局者逐渐增多,但投资者手中的钱并非取之不尽,投资者也需要在三兄弟之中做出选择,比如之前高瓴资本***蔚来后,转而投资小鹏。

美团、腾讯、阿里战火重燃

当然,作为国内知名的造车新势力,小鹏的IPO还有更加深远的影响。

从三者的股东背景出发,不难发现三兄弟背后的互联网三巨头身影正在逐渐显现。蔚来背后的腾讯,理想汽车有美团王兴的奋力摇旗呐喊,而从小鹏汽车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阿里旗下的淘宝中国持股14.4%,是第二大股东。

似乎情况简单了很多,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新势力的崛起,让互联网三巨头在出行领域的战火又一次点燃。

毕竟新能源汽车和出行领域的变革紧密相关。新能源汽车能改变人们未来的出行方式这毋庸置疑,同样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在出行方式的基础上改变人们的互联网生活,比如小鹏的智能出行就是在逐渐改变生活方式。

对造车新势力的一旦成功,不仅会给巨头带来在出行领域的增长,同样也会对整体的生态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而这种全面的生态竞争力,正是互联网巨头所看中的。

只是,被巨头各自看中的三兄弟,抱团取暖“忆苦思变”的和谐关系还能维持多久呢?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蔚来、理想、小鹏美股会师,距“革命成功”还有多远?

理想汽车的股票代码是W(02015)。

成立于2015年的理想汽车以股份码“2015”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开始交易。理想汽车成为继小鹏汽车之后第二家在港股实现上市的造车新势力。

理想汽车港股上市首日平开低走,盘初一度跌破发行价。据Wind数据,截至中午收盘,理想汽车-W报118港元,平盘报收,最新总市值2421亿港元。

“2020年7月,我们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今天我们在香港上市,为理想汽车的发展再添动力。”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此次港股IPO为理想汽车战略性地拓宽了资本渠道,理想汽车也将持续加大车型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

8月6日晚间,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在香港公开发售1千万股A类普通股,占全球发售股票的10%。按发售价每股118港元计算,此次港股IPO募资约115.5亿港元,公开发售阶段理想汽车-W获得5.5倍认购。

相比之下,一个月前刚登陆港股的小鹏汽车,融资认购倍数达14.73倍,总融资额140亿港元,约合116.52亿元。

对于理想汽车为何选择此时在港上市,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在仪式结束后的媒体沟通会上向记者表示,公司有三方面考虑:其一是香港资本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其二是利于公司更好地吸引亚太地区的投资者;其三是实现在美股、港股双重市场上市,可以帮助公司抵御风险。

理想汽车可谓“冰与火”的经历各走一遭。一方面,公司受“水银门”困扰;另一方面,7月交付8589辆理想ONE,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八千辆,同比增长251.3%,环比增长11.4%。

逆势冲击IPO:理想汽车要稳住了

随着8月28日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终于实现在美股的“胜利会师”。

由于市场需求高于预期,小鹏汽车发行价由最初拟定的每股11美元跃升至15美元,募资规模从10.75亿美元扩大至15亿美元——该金额超过上月理想汽车IPO时的11亿美元,以及蔚来汽车的10亿美元。当天,小鹏汽车收盘后总市值约150亿美元,再次刷新了中国企业在美国的IPO纪录。

有分析认为,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上市的时机非常好,因为2020年国际市场对新能源市场异常看好。近期,蔚来、理想的股价也都大幅上涨。截至8月20日,蔚来汽车股价已经上涨了239%,市场估值163.22亿美元;理想汽车上市一个月,股价上涨超45%,市场估值达123.36亿美元。

而它们的高估值,多少是借了“老大哥”特斯拉的东风。年初美股***低谷过后,特斯拉股价一路疯涨,8月21日,特斯拉股价首次站上2000美元大关,股票市盈率高达1066倍。目前,特斯拉总市值已达到3733.74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市值相当于1.7个丰田、8个法拉利、14个福特。

“在所有衰退或危机中,我们发现创新往往会得到更多投资人的青睐。”以重仓特斯拉闻名的ARKK基金创始人卡茨·伍德表示。特斯拉的超高回报率,连带着让小鹏、理想、蔚来等拥有相似“创新”属性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吸引力大增。

毫无疑问,造车新势力登陆门槛较低的美股,不仅是向投资人兑现承诺,更是为了继续为企业找钱,同时,也有利于吸引人才。小鹏汽车表示,此次IPO所得融资将分别用于研发和扩大销售渠道,剩余资金将用于一般公司用途。8月28日,蔚来汽车也向美国证券提交增发,募资规模在14.亿美元至17.22亿美元。

然而,资本市场变幻莫测,并非稳定的资金源。眼下送上东风的特斯拉,或许亦是最大隐患。有观点认为,特斯拉市值是大众集团的两倍多,但与大众集团去年售出1100万辆汽车相比,特斯拉去年的销量还不足37万辆,今年的销量预计也仅为50万辆左右,其中的落差让人难以理解。

“我真的无法解释特斯拉。”哥谭资产管理公司首席信息官乔尔·格林布拉特表示,特斯拉的崛起是资本市场“泡沫”的一部分,目前的市场交易中,有很多投机活动都流向了特斯拉。

有一组数字透露出浓重的危险气息。据外媒报道,3月以来特斯拉的买涨头寸里,超过60%来自散户投资者,其中有大批新股民,而且主要是90后、00后,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一般伴有较强的“追涨”心态;甚至不少新股民一口气动用5~7倍杠杆买入特斯拉股票,助推股价持续飙升。

特斯拉方面还在助长这一趋势。8月11日,特斯拉宣布将对股票进行5比1分拆,于8月31日起生效。所谓5比1股票分拆,即特斯拉股票总价值不变,但股价便宜5倍,这意味着有更多散户能买得起特斯拉的股票,这些人集中进场会带动其股价在短期内上涨。

这也是为什么看空者即使血亏,也仍未放弃。他们认为特斯拉虽然技术创新能力强,但是目前股价已远远超出理性评估的价值。

“真实数据(与特斯拉的股价)不符。我们认为,一旦两者相符,特斯拉就会遭到抛售,推动其股价下跌。”市场研究公司GLJ?Research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戈登·约翰逊说。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数年,特斯拉稳居美股沽空榜首位,沽空比例一度占据流通盘约20%。今年7月,特斯拉成为首只做空头寸超200亿美元的股票。

短期内,投资者也许不会对“特斯拉们”失去热情,但激烈的竞争即将拉开帷幕,当BBA、大众、丰田的电动车杀入市场,他们恐怕就会转移目标。届时,蔚来、理想、小鹏很难不受波及。

“打铁还需自身硬”,造车是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上市会让这些新势力的真实发展状况暴露无遗。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接下来随着车型增多,研发投入会更大,若销量无法大增,亏损必然会加剧。再加上软件订购等收费服务能否达到用户期待,亦尚未可知,这些都会影响公司股票的走势。而同样的压力,也时刻萦绕在蔚来和理想心头。

我们经常听到,某某公司一夜之间市值暴增或蒸发上亿元。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钱哪里也没去,因为钱本来就不在那里。

市值既不是现金余额,也不是现有利润,而是未来很多年利润的贴现,但是未来还没有来,只是憧憬。所以,市值都是浮云,股票则是零和博弈。即便如今汽车已融入了太多互联网玩法,本质上也仍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业。

值得玩味的是,虽然造车新势力往往将特斯拉视为“带头大哥”,但小鹏汽车立志成为的目标却是丰田。道理不言自明,特斯拉市值再高也没能进入世界500强,盈利能力才是硬道理。

文/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版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出炉,Tesla、Karma、Rivian上榜

配图来自Canva?

用“不予置评”搪塞了众多机构关于理想汽车上市的质疑之后,理想汽车递交了招股书,正式推进IPO进程。

北京时间7月11日凌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理想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IPO文件,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LI”。如果这次IPO成功,那么理想汽车将会成为继蔚来之后第二家在美登陆的中国造车新势力。

但目前美股市场的整体环境对中概股而言并不十分友好,引发了众多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热潮。而理想汽车选择在这个时候逆势冲击美股市场,自然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逆势冲击为哪般?

理想汽车冲击IPO的原因,无外乎自身的***和外部市场对新能源行业唱衰逐渐消散。

造车是个十分烧钱的行业,尤其是技术还有待完善的新能源汽车,这些国内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都逃不开亏损的命运。而烧钱引起的***,就成为了理想汽车如今赴美上市的一大原因。

那么理想汽车究竟有多缺钱呢?根据理想提供的招股书数据来看,2018年和2019年理想的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和24.38亿元,合计接近40亿元人民币。

另外,截止今年3月31日理想尚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8亿美元,再加上在7月1日获得的D轮5.5亿美元,理想汽车目前拥有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但是这笔钱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却显得杯水车薪。

小鹏汽车的董事长何小鹏曾经感慨,以前看别人造车花了100亿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今自己造车却觉得200亿都不够花。虽然只是感慨,但是也从侧面说明了理想汽车现有的资金储备,并不能成为理想汽车接下来的新品研发和生产支出的有力后盾。

而另一方面,理想汽车选择在这个时间赴美上市,也和外界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态度转变脱不开关系。

美股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态度的转变,出现在马斯克成功将载人火箭送上天之后,市场认可了马斯克能力的同时也认可了特斯拉的实力,这从特斯拉股价近期的飙升就可以看出。

而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势力蔚来,也在近期走出了现金流的困境,打消了市场上对蔚来的质疑,也让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逐渐增加。如此理想的上市时间,理想自然不想错过。

资金的短缺和理想的时间,是促使理想冲击上市的原因,但是理想又能拿出什么能力让市场认可呢?

核心技术的正反两面

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之中,理想要靠什么取得市场的青睐?答案是增程式电动技术。

与其他新能源造车势力都选择纯电动汽车不同,理想ONE是一辆“增程式混动”汽车。简单来说就是电池驱动电机行驶,当电量不足的时候用燃油机补充电能。

这种模式解决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内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问题。理想ONE可以在长途出行的情况下,在使用电能驱动的同时可以在加油站实现便捷充能。并且在只有短途出行的情况下只使用电能,从而节约用车成本。

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同样十分明显。理想所用的的增程器最大功率只有96kW,而电机的总功率却是240kW,这也就意味着增程器想要支撑电机进行不错的动力输出,略显“力不从心”,并且这套增程器的加入,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用车风险。

而这种增程式的电动模式,除了技术问题,同样也给理想带来了别的麻烦。

“增程式”是一个新概念,很难在一两次新品发布会上向消费者清楚传达其技术内涵。如果就这项技术专门为消费者进行宣传的话,在营销费用上涨的同时,却不能保证消费者能很好理解。于是理想不得不改口,称其产品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然而改口之后,虽然有利于用户理解和媒体宣发,却为理想带来了额外的支出。相比于纯电动的汽车,插电式混动车能享受的补贴力度本来就比较小。理想ONE的零售价为32.8万,不在今年设置的30万元补贴门槛内。这让理想不得不自掏腰包给用户进行补贴,从而加重了自身的资金负担和经营压力。

不难看出,增程式电动模式所带来的的问题依旧很多,而且都是理想汽车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但这也不能阻止理想的IPO进程,只是,理想更应该对未来的发展想好方向

IPO仅仅是开始

IPO说到底不过是一次融资,而理想汽车的漫漫长征才刚刚开始。

除了要解决“增程式电动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理想汽车当然还要面对来自内外的诸多挑战。不论是自身的技术突破还是产品模式,对正在进行IPO的理想而言,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巨坑,稍有不慎,可能就会粉身碎骨。

理想首先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突破现有的自身技术天花板。而突破自身技术,除了解决增程器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还要突破的是产品质量。

理想ONE这款明星产品至今已经完成了超过一万辆的交付,但是质量问题也接踵而至。车顶漏水、刹车失灵、磕碰断轴、汽车自燃等多起质量问题均指向这款明星产品。尽管理想官方及时给出了道歉和解释,但是这对于企业而言依旧有着严重的影响。

当然,汽车的质量安全是需要技术的积累和错误的不断改正,需要时间的积淀。对于那些已经成立很久的老牌车企而言,质量问题都是难以避免的,更何况理想这类的造车新势力。只是,汽车质量关乎消费者的身家性命,理想不得不尽自己所能尽快提升。

另外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理想汽车不得不突破的另一项技术。理想ONE现在提供的是L2等级的驾驶,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自动泊入驶出以及车道保持这四项功能。

但是根据理想汽车官方客服介绍,理想所能提供的驾驶是基于程序员所编写的固定程序,而不是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神经网络模型。这就使得理想汽车在遇见“超纲题”的时候,很难做出合适的判断,从而影响驾车安全。

而自身产品模式的单一,则是理想要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根据招股书显示,理想的下一款车型,预计在2022年推出。也就是说,理想ONE将在这三年里单独撑起理想的营收。

这种畸形的产品模式,让理想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在理想ONE的技术护城河还不够深的情况下,其他品牌很容易通过价格战来拖垮理想。毕竟前面有特斯拉和蔚来的堵截,后面有小鹏和威马的围追,理想的处境十分危险。

但是理想的IPO进程却不能停止,因为这不仅仅是李想的理想。

新能源汽车的理想

这次IPO不仅是李想的理想,更是本土造车新势力的理想。

早在2019年,美团CEO王兴就当起了理想的“忠实粉丝”,不仅不遗余力地为理想ONE打call,表示理想将是未来造车新势力中少有能突围的车企,还拉动了一众“美团系”的员工来为理想ONE摇旗呐喊。

这其中不乏王兴作为理想第二大股东的缘故。理想的上市,也从侧围让王兴离自己的“出行梦”更近了一步。

而在此之前,也有过众多互联网企业家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将新能源汽车描述成必然的未来。这一次是对理想,上一次是对蔚来,再往前追溯就是对特斯拉的盛赞。但是为什么这些互联网企业家要频频对新能源汽车抛出溢美之词呢?

这背后其实是互联网企业家的小小心思。新能源汽车能改变人们未来的出行方式这毋庸置疑,同样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在出行方式的基础上改变人们的互联网生活。

而伴随着这种观念的逐渐深化,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开始和车企联手,促使传统车企向互联网靠近,逐渐向数字化转型。

在5G时代,高带宽和低延迟可以保证汽车自动驾驶的落地,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是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发展趋势。而互联网企业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肆赞扬,除了让造车企业有了新的动力,也会为互联网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不论理想汽车IPO是将会成就谁的理想,都代表着中国本土的新能源造车势力又一次成长。已经上市的蔚来,正在进行时的理想,还有即将上市的小鹏,这些都是不断扩张本土新能源实力的一个个猛将,带动着行业的蓬勃发展。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继蔚来、理想后小鹏汽车赴美上市 造车新势力“三国”格局初现

有想法的造车新势力很多,但能走下去的却很少。都说国内造车新势力最终“活不过三家”,现如今,蔚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被称之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与此同时,在美国造车新势力中也有“三驾马车”浮出水面,分别是Tesla、Karma、Rivian。

首先,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敲门砖,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具备超强吸金能力。截至9月15日,中国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总市值分别是:蔚来241.87亿美元、理想汽车152.13亿美元、小鹏汽车152.01亿美元。

随着上述三家车企在美股的胜利会师,国内造车新势力竞争格局也变得越发明朗,市场已用真金白银选出了心目中的未来汽车。同样在资本层面,美国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也有不俗表现。

其中,Tesla总市值现已超过4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汽车集团丰田总市值的两倍之多;Rivian在过去一年也进行了第四次融资,总金额达到28亿美金。

虽然Karma尚未进行IPO,但至少从目前融资情况来看,其发展前景是被资本市场充分看好的。毕竟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都在遭受沉重打击,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Karma依然有能力储备了足够多的“过冬粮草”,不仅意味着其可以顺利渡过大环境难关,还预示其将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次,市场潜力与产品结构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国内,蔚来暂时处于领跑位置,既是中国第一家达成5万辆下线、也是首个完成单季度销量过万辆的造车新势力;而理想ONE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9669辆,与蔚来ES6销量差距并不大,意味着下半年的“销冠”之争会变得更加激烈;同时也不要低估了小鹏P7的市场野心,其将与Tesla?Model?3、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展开直面竞争。

在美国,Tesla的市场表现有目共睹,无论是在哪个榜单中,Model?3都毫无悬念名列前茅,整个公司也已连续四季度实现盈利。实际上,Tesla之所以底气十足,主要还是归功于中国市场,仅2020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就贡献了近20%的营业收入,而布局中国正是Karma接下来要做的重要事情。

“受全球疫情影响,Karma近期活动声势虽然弱了一些,但中国团队一直在稳步推进市场调研工作,也在不断接触各类销售渠道,包括汽车电商连锁平台等,一切都在为国内渠道建设做准备、练基本功。”Karma中国常务副总裁对《汽车观察》表示,如果说2019年是Karma的品牌年,那么2021年就是Karma的渠道年,而2020年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Tesla交付第一辆车是在其成立5年之后、Rivian成立第11个年头才开始交付首款车型,Karma产品更新速度是三家中最快的一个,公司成立只有短短6时间,便已拥有多款可交付车型。

尤其是去年一年,Karma相继在成都车展、广州车展为中国消费者便带来多款全新豪华电动车型,如2020?Karma?Revero?GT、Karma?GT?Designed?by?Pininfarina、Karma?SC1?Vision?Concept、高性能版Karma?Revero?GT?S,以及概念车Karma?SC2?Concept等。

与此同时,Karma不断增长和壮大的欧美零售网络,也进一步支撑了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评估。仅2020年一季度,Karma便已迅速完成了在荷兰、瑞典、法国、西班牙欧洲四国的零售网络布局。截至目前,Karma全球零售网络已达到30家,遍布四大洲、10个国家、30余个城市。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从产品多元化结构上看,Karma无疑是三家中最丰富的一个。虽然三家产品都有涉猎乘用车和皮卡领域,但相对而言,Tesla更侧重于乘用车、Rivian更侧重于皮卡,只有Karma是“两条腿”赛跑。虽然在量产车上Karma是乘用车先行,但是在平台的开发上,Karma?商用车则与乘用车并驾齐驱。

而从产品技术路线上来看,Karma汽车更是用了增程式与纯电动两条道路结合的策略。2020年9月21日上午,Karma汽车为其GS系列产品启动了全球预售,而GS系列产品中便同时拥有增程式产品和纯电动产品。

虽然从市场规模上看,Karma销量目前不及Tesla,但从交付后的使用情况上看,Karma的产品定位和售后口碑要更胜一筹,显然不会像其他车企那样车辆交付后发生各种质量问题。“相比Tesla,Karma?Revero不仅外形更炫酷、内饰更精致、空间更宽敞、驾驶体验更舒适,而且售后更完善,他们从生产商到售后技术人员整个流程都非常专业。”Karma?Revero第一批车主Gary?Nichols如是说。

加之Karma除了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外,还拥有B端业务。自今年3月推出E-Flex平台以来,Karma已相继发布多款增程式底盘技术、纯电动底盘技术及概念车验证,不仅能够给合作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还能够帮他们以更低的开发成本、更快速地推出自己的电动车产品。

尽管Rivian等造车新势力也在打造“滑板”平台,但只限于海外市场,中国市场尚未涉及,而Karma则抢先一步。据悉,Karma中国团队目前已与国内多家整车企业进行了平台合作方面的洽谈,预示Karma已从科技驱动阶段进入模式驱动阶段,突显其在设计、定制化和高科技工程方面的超高水准。

记者手记

如果说智能化创新水平是造车新势力崛起的底层力量与核心竞争优势,那么CEO则是更加难以***的因素,尤其是在智能汽车这个竞争超级激烈的赛道上,CEO将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在国内,李斌、李想、何小鹏,都是顶尖的创业者;在国外,如果用“疯狂”二字来形容Elon?Musk所代表的Tesla,用“内敛”二字来形容R.J.所代表的Rivian,那么融合之道则更适用于周亮所代表的Karma。

作为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头部企业,Karma的科技储备及商业模式前景并不弱于Tesla,虽然其在市场规模上尚且不及Tesla,但并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只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和机遇。而之所以能成为美版造车新势力“三驾马车”之一,想必Karma的底气也不仅仅是销量那么简单,真正实力应该来自于自身强大的黑科技以及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

在商业模式上,Karma从创立之初就宣称自己不是Tesla的追随者,如果***和Tesla一样的发展路径,会变得毫无意义。所以,Karma选择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并不仅仅局限于自家生产,还可以将技术授权给其他厂商生产,从而实现共赢。

在电动汽车时代,Tesla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领军地位;而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Karma则有希望凭借自身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新的主角。Tesla、Karma、Rivian,三者看似完全不同,但又有着许多共通的地方,那就是伴随其到来,都将有机会影响和改变整个汽车产业格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提交IPO文件,拟于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大通和美银证券等,小鹏此次IPO发行价区间和发行股份数未定,融资额暂时不确定。

此前,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已经在美国上市,小鹏汽车此番如成功于纽交所上市,将成为中国第三家于美国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以目前的形势看,蔚来、理想、小鹏造车三家新势力中颇具实力的汽车企业,或将于美股相遇,演绎造车新势力的“三国时代”,那么,它们为何纷纷选择赴美上市,小鹏作为最晚入局的车企又有怎样的实力呢?

选择赴美上市的小鹏汽车看重的是什么?

2019年6月科创板正式开板,国内设立科创版的意义在于提升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这对于诸如小鹏汽车这般企业来说,可谓一场福音。

科创板肩负着支持优质科创企业发展的重任,是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持力量,从中央到地方、从***到,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甚至还频频出现一些支持政策。与此同时,科创板自开设以来就是国内资本市场的焦点话题,媒体包括资本市场都会对上市科创板的企业更加关注,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上市企业的融资、市场开拓意义非凡。

但与此同时,相对于纳斯达克、纽交所和港交所而言,科创板是一个新设的板块,是中国资本市场重大制度改革的试验田,这也就意味着科创板并不成熟。此前曾有报道说明,监管和市场的可预期性较差,是科创板最重大的不利竞争因素,需要时间来赢得发行人、投资者和中介机构的信任。

此外,选择科创板块上市可能并不比赴美上市轻松,淡水泉投资中心合伙人叶智深向《汽车专业网》编辑表示,相对于国内科创板上市,国外环境要相对宽松,且有蔚来对标,这或许是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选择赴美上市的原因。

小鹏汽车将获得更好的融资前景

2018年9月12日,蔚来汽车正式在美国挂牌上市,成为造车新势力赴美上市的先例。两年后,理想汽车也成功登陆美股市场,成为赴美上市的第二家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同属于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中的一员,赴美上市并不奇怪。

众所周知,造车是十分烧钱的行业,小鹏汽车的招股书显示,2019年小鹏汽车营业收入为23.2亿人民币,全年净亏损36.9亿。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收入10.03亿,较之去年同期的12.31亿有所下滑。

可见即使是身在第一梯队的小鹏汽车,缺钱也是常态。而上市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有助于帮助企业打开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此外,招股书显示,创始人何小鹏为小鹏汽车最大股东,持股31.6%,包括何小鹏在内的管理层持股40.9%;第二大股东为阿里巴巴集团,持股14.4%。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高瓴、红杉、卡塔尔投资局等均在小鹏汽车股东队列中。而今年7月、8月,小鹏汽车分别完成C+和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9.47亿美元,IPO前,小鹏汽车预计合计持有现金类资产超80亿人民币。众多资本大佬的加持以及可观的现金类资产对于小鹏汽车日后“吸金”可谓意义重大。

小鹏汽车以何为“剑”?

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成员之一,相比蔚来、理想要低调得多。蔚来如今已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老大”,交付量大还运行着“换电”模式;理想汽车另辟蹊径钻研增程式技术路线,并赴美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过蔚来。

那么作为“后来者”,小鹏汽车究竟会以怎样的实力去面对两位“大哥”呢?

首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并不算低,目前小鹏在售有小鹏G3、小鹏P7两款车型。截止2020年7月底,小鹏G3累计交付量达18741辆;小鹏P7自2020年4月27日上市6月底开始交付,截止7月底,小鹏P7累计交付量达1966辆,其中7月单月小鹏P7交付量高达1641辆。就造车新势力们的交付量来看,小鹏汽车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其次,在困扰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的生产资质层面,小鹏汽车倒是处于多面开花的可喜状态。一方面,2017年3月,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签订合同,合作生产小鹏G3,海马汽车在郑州提供了一家工厂生产小鹏G3,并负责工厂的日常运营;小鹏汽车负责对供应链和制造全过程进行监控。另一方面,2017年12月,小鹏肇庆工厂完成奠基仪式,并于2018年6月27日全面动工,2019年9月底竣工并试产,这也就意味着,小鹏汽车有了自己的生产工厂。据悉目前,小鹏汽车的海马工厂和肇庆工厂的年产能分别达到15万辆和10万辆。

最重要的是小鹏汽车的自主研发能力是十分强大的。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在2019年的研发投入达20.7亿元(约2.93亿美元),较2018年的10.5亿元大幅增长,小鹏汽车2019年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高达89.18%。

巨大的研发投入让小鹏汽车获得了不错的成果,无论是续航、整车OTA能力还是自动驾驶技术,小鹏汽车都处于造车新势力中领先地位。尤其自动驾驶层面,小鹏汽车是中国唯一一家成功自主研发出可用于商业化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并实现量产的整车企业。

2018年小鹏已具备把博世的系统嵌入产品的能力,2019年自研开发出Xpilot?2.5,目前小鹏P7已搭载Xpilot?3.0系统的适配硬件,可在不久后实现高速领航、全自动泊车、城市拥挤路段驾驶功能;小鹏2021年实现Xpilot?3.5,2023年实现Xpilot?4.0,拥有面向城市路况的自动驾驶功能。

综上所述,小鹏汽车赴美所亮之剑不可谓不锋利,其赴美上市后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也不小。

随着小鹏汽车迈出上市的步伐,造车新势力们的局面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蔚来、理想、小鹏“三国时代”的戏码已经搭好戏台,在华尔街资本的加持下,小鹏能否乘风破浪成为造车新势力中最终活下去的几个,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小鹏

上一篇智能前灯系统-汽车前灯智能控制器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