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安cs75即将上市新车-2023年长安汽车销量

tamoadmin 0
  1. 比亚迪2023年要卖出400万台车,各大车企目标能完成?
  2. 3月自主品牌前五强排名确认:比亚迪第一,长城汽车第五
  3. 一季度汽车销量排行榜

近日,长安汽车公布了最新的产销快报,数据显示2023年头两个月,长安集团旗下乘用车累计销量279,511台,其中自主品牌242,286台,占比已经高达86.7%,而去年同期还只是77.4%。

这一变化,令人即喜又忧。喜的是,长安自主品牌在集团内的贡献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忧的是,合资业务的进一步下滑,让朱华荣粮草不足,未来的排兵布阵上,将会更加捉襟见肘。

根据长安汽车业绩预告,其2022年共售出234.6万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在73-87亿元人民币之间。作为对比,一汽集团2022年共售出320万辆,利润却高达490亿元,6倍于长安,背后最大的功臣“一汽-大众”未分配前利润就高达?415 亿元。可以说一汽的发展,有合资品牌在托底,但长安有的却只是“拖油瓶”。

2024年长安cs75即将上市新车-2023年长安汽车销量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大的拖油瓶——长安马自达

相对来说,南北合并后的新长安马自达,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2022年头两个月,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还有29,847台,而到了今年同期累计,仅剩下7,887台了,同比下跌幅度已经高达73.6%。这大概是合并决策前,朱华荣怎么也想不到的局面,在国内拥有了完整的马自达品牌,却彻底被拖进了泥潭,最可怕的是现在仍然越陷越深。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是“邓智涛”不行吗?

邓智涛,2022年9月30日接替此前王辉,出任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中方一把手。

从上图可以看出,邓智涛接手后,仍然持续下滑,直至今年初跌入谷底,也因此备受质疑。但事实上,如果把这个“锅”扣邓智涛头上,并不合理。客观讲,在王辉高升集团前,新马自达的销量其实也不咋地,在2022年的2、3季度中,除了6月份微涨3.24%外,其余时候一直都在下跌,其中4月、9月更是暴跌幅度达到60%左右。而类似的情况,在王辉的前任付远洪时期也出现过。

所以要说不行,难道大家都不行吗?显然这种可能性不大。

邓智涛在负责长安马自达之前,任职长安欧尚汽车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在其任内品牌得到了飞速发展,任职期间,欧尚2020年逆势暴涨36.9%,到了2021年,更是售新高达22.8万台,取得49%的高速增长率,成为国内增速最快、成长最快的年轻汽车品牌。所以其能力毋庸置疑。

那么马自达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大势所趋,能否逆天改命?

根据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日系合资品牌在华业务,几乎全军覆没,其中广本销量同比下降6.2%;东本同比下降17.8%;一丰下滑5.6%;日产也下滑了20.9%……所以这么看下来,其实哪家的小日子都不好过,只不过马自达作为日系二线品牌,在自主品牌崛起过程中,受到的冲击会更早,也更加剧烈。

这样看来,长安马自达根本上的问题,不在于换帅,邓智涛虽然现在的业绩比较糟糕,但仅仅换个人,一样解决不了问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邓智涛只能束手就擒,笔者认为,对于马自达,甚至其他所有日系品牌,在华的策略,都到了需要从根本上调整的时刻。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系车以优良的能耗和经济性,席卷全球,而今天,我国自主品牌也在上演着类似的故事。作为经历过后浪变前浪的日系车,似乎更应该懂得其中的道理,长安马自达想在中国市场逆市崛起,再不能将自己束之高阁,应该下场与自主品牌短兵相接了。

近日,东风旗下汽车,在湖北省大幅补贴促销的消息,上了热搜,其中雪铁龙C6补贴后价格直接从21万,变成12万,一个2900mm轴距的B+级车,直接把价格砸到谷底,换来的就是瞬间爆单!以前20万的雪铁龙C6,大家觉得哪哪都不好;现在12万的C6,却全身都是优点。这个案例其实给了很多合资品牌启发,不是你不行了,其实就是你太贵了!

业内通常有个奇怪的“潜规则”,合资品牌向来都锚定合资品牌来“掐”,就好像“洋品牌”和自主品牌对标,“掉价儿”、“跌份儿”,“不是一路人”……但你要知道,买车的可都是中国人啊,如果都去买了国产的,谁还买你合资的呢?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合资品牌不得不直面的存在了。

所以笔者认为,邓智涛如果还有足够的时间操盘长安马自达,最该做的就是在马自达内部,全速全力的推行以“降价”为目的的战略改革。从今天起,就不要把自己当成“洋品牌”了,从供应链到毛利率,从生产条件到人工成本,全方位的降本增效,趁着马自达还有些许品牌优势、部分技术优势的情况下,降低身段,才是唯一出路。

据马自达财报披露,其2022年全球市场毛利率为21.93%,而据经验,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毛利率相对要更高一些,这样算下来,与我国自主品牌比,其终端价格肯定不具有优势。以吉利为例,2022年毛利率约14.6%,而比亚迪约在15.9%……

除了毛利率,马自达的供应链成本也相对自主品牌有一定劣势,据去年中披露,马自达的中国供应链合作伙伴约200家,覆盖约800件汽车零部件,但因疫情影响,为了保生产,去年开始搞部分“供应链”迁出中国的策略,这无疑会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成本,所以在成本高、毛的情况下,是很难与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竞争的,必须要把残存的一丁点品牌优势,尽快转化到与自主品牌同级别车型,进行同价位竞争中去。

而接下类或许就是对邓智涛挑战的开始,他如果想真正创造神话,不与马自达“苟活”下去,需要的就不能是像他此前一样,仅仅具备销售的能力,而是必须优化整个供应链管理,并且调整经销策略,重新定位品牌,彻头彻尾的打造出来一个“中国马自达”。

当然,这一些列改革措施下来,起码也得3年时间,所以,朱华荣就必须给邓智涛足够的信任和耐心。不过现在来看,不给也不行吧,毕竟长安马自达已经到了实在没法更差的情况了。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观察者小刘,编辑:田淼,关注车评网,“好车坏车,一网打尽”。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评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比亚迪2023年要卖出400万台车,各大车企目标能完成?

作为今年全球首场A级车展,2023上海车展无疑是全球汽车厂商倾情参与的行业盛会。从本次车展的标语“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就不难看出,新能源、智能化依然会是本次车展的重点。

而显然,自主品牌在这几个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那么基于中国,走向全球无疑就是自主品牌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所以借着本次上海车展,作为头部自主车企的长安汽车也是顺势发布了“海纳百川”,加速向世界级品牌迈进。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虽然中国品牌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外市场,但碍于各方面的原因,始终难以真正的“走出去”,为什么长安敢于如此高调的提出“海纳百川”?就是因为有深厚的实力和积淀做支撑。

比如,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为20.9万辆,环比增长28%,摘得单月销量冠军。

而在国内市场,长安汽车2022年的产销突破了187.5万辆,预计2023年长安品牌汽车销量将突破200万辆。同时长安品牌汽车市占率逐年提升,已从2019年的5.17%上升到2022年的6.98%,今年一季度市占率占全行业的8.54%。

以上这些成绩不难看出,虽然国内市场还在蓬勃发展,但长安汽车已经站稳脚跟并稳步发展,亟待开拓的海外市场自然需要纳入内。

并且,不仅仅是销量的提升,长安汽车的硬实力是摆在明面上的。在发布“海纳百川”之前,长安汽车就已经构建起了“六国十地”的全球研发布局,建设有16个技术、产品研发中心,拥有全球30个国籍的工程技术团队1.7万余人。

在技术储备方面,长安汽车2022年就新增申请专利4910件,其中发明专利3548件,同比增长195%,位居2022年智能化技术领域专利公开量第一。并且在“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的加持下,长安汽车已经拥有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掌握300余项智能低碳核心技术。

在品牌向上和盈利能力方面,目前长安乘用车产品均价逐年递增,近五年共提升22.9%,其中阿维塔产品售价已突破40万元,深蓝SL03也已经成为20万级新能源产品中的实力选手。

正是因为有如此硬核的实力打底,长安汽车才能如果果敢、坚定的推进海外战略“海纳百川”,立足中国,走向世界。

海纳百川,昂首向前

那么具体来看,“海纳百川”的核心就是“五大布局”以及“四个一”的发展目标。

首先,“五大布局”分别为: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强化品牌建设布局;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加快完善市场布局;加强组织、人才布局。

一、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

简单来说,就是长安汽车将会推出众多全球产品,并根据各个地区的市场特点,做针对性的差异化开发,比如欧洲主推新能源、南美主推传统汽车。长安的目标是到2030年,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其中2款为全球销量50万辆级的产品以及不少于2款全球销量突破30万辆级的产品,并持续布局海外制造基地,完善产能规划。

二、强化品牌建设布局

其实和目前国内的策略类似,就是打造智能、低碳、设计等品牌标签,同时加强深蓝、阿维塔品牌的海外建设,加大海外市场宣传投入,提升影响力。

三、加强营销服务布局

就是打造本地化的营销组织、提升网点数量,最重要的还要积极的尝试直通直联的新营销模式。

四、加快完善市场布局

一句话概括,长安汽车将在2030年之前,进入全球90%以上的市场。

五、加强组织、人才布局

不仅仅局限于中国,长安汽车还将发掘和引进更多的国际化人才,打造真正的全球化品牌。

最后是“四个一”发展目标: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如果放在10年前,甚至是2年前,可能都没多少人会相信长安汽车敢定下这样的目标,但自主品牌的崛起、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绝对优势、长安汽车多年积淀换来的厚积薄发,让中国品牌、让长安,有勇气、有实力站上更广阔的舞台。

全电来袭,构筑未来

如果觉得谈、谈目标还是太大、太空,那么不妨聚焦长安汽车在本次上海车展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和技术。

首先,毋庸置疑,长安汽车作为一家正在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车企,新能源和智能化必须占据C位。

如果你对新能源技术感兴趣,那么你可以在长安展台看见高比能半固态电池、原力超级电驱、原力增程器、长安智慧芯等展品;如果你对智能化感兴趣,那么你可以看见CD701原型车、SDA数字智慧空间、SDA.ZoneCC环网中央计算架构;如果你对汽车设计感兴趣,那么你可以看见“未来之车”VIIA概念车。

同时长安汽车还一口气展示了智电iDD家族的第三代CS75 PLUS智电iDD、UNI-V智电iDD、UNI-K智电iDD、欧尚Z6智电iDD;深蓝汽车的深蓝SL03、以及全新车型深蓝S7;还有长安Lumin、览拓者EV等电动电气化产品。

并且,站台上还展示了两款概念车型,基于SDA架构打造的长安CD701原型车不用过多介绍了,此前已经亮相过,依然是极具科技感和未来感。

如果你正好也参与了本次车展,不妨多花些时间去实际感受一下VIIA概念车,它展示了长安汽车最新设计语言“纵横万象”设计理念。

流畅的曲线、极致的跃动感,完全不同于现在的座舱设计,极具未来感的内饰材质和UI设计,如果你对“未来汽车”没有概念,那么相信在看完VIIA之后,已经可以完全具象化了。

写在最后:

在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全球化品牌”对于我们的自主品牌来说是难以企及的。但新能源汽车的时代的到来,我们占据天时地利;对技术和创新的不懈追求,完成了厚积薄发。这一次,中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长安站上了行业的风口。

2023年是长安汽车全域电动电气化之年,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和产业链“出海”的重要窗口期,值此之际,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释放“四个一”发展目标、推进“五大布局”,长安汽车无疑将乘着东风,向着真正的世界一流汽车品牌高歌猛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电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月自主品牌前五强排名确认:比亚迪第一,长城汽车第五

各大车企公布了自己2023年的销量目标,有的雄心勃勃,比如比亚迪宣称2023年要卖出400万台车,相比2022年的实际销售数据翻了2倍多。有的则低调行事,比如吉利2023年的年度销售目标与2022年保持一致,先稳住基本盘再图发展。

1. 长安汽车

2022年销量:234.6万辆

2023年销量目标:280万辆

长安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很快,每年都维持在10%以上,2023年将全力冲击280万辆的销售目标。从2022年的实际销售数据来看,这个目标有难度,但是也不是没有希望。而且长安还定下了更长远的目标,2025年力争实现年销量达到400万辆,到2030年,力争实现500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中,长安品牌销售400万辆,新能源销售占比60%以上,海外销售占比30%。

2.吉利汽车

2022年销量:143万辆

2023年销量目标:165万辆

吉利汽车现在是处于一个变革期,旗下新增了多个新品牌,运营压力比较大。所以2023年的销量目标没有改变,依旧是与2022年保持一致,预期销量达到165万辆。值得一提的是,2022的销量目标也没有完成,全年卖出了143万台车,同比增长8%,但离165万的目标还差了22万台,2023年自然也是不好再增加了。

3.长城汽车

2022年销量:106.75万辆

2023年销量目标:160万辆

本来长城汽车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280万台,但现在车企开启“大逃杀”,价格战你来我往打的十分激烈。长城也知道280万台几乎是没办法完成的,于是下调2023年的销售目标至160万辆。毕竟它2022年的销量也仅为106.75万辆,而且相比2021年还下降了16.7%,今年想达到280万是有点夸张了。

4.比亚迪

2022年销量:186.35万辆

2023年销量目标:400万辆

长城想实现销量翻倍有点难,但是比亚迪还是很有可能的。它2022年的销量为186.35万辆,而且这是受限于产能和供应链限制达成的成绩。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影响,比亚迪2022年销量超过200万台轻轻松松,而2023年的目标为400万台,能否达成我们拭目以待。

5.小鹏

2022年销量:12万辆

2023年销量目标:20万辆

小鹏汽车2023年的销量目标也翻倍了,2023年完成累计交付45万辆。而截止到2022年底累计交付了25.87万辆新车,也就是说2023年需要交付20万台车才能完成目标。2022年小鹏汽车的表现比较低迷,内部的整改完成后,看2023年能否追上来吧。

6.蔚来

2022年销量:12.2万辆

2023年销量目标:20万辆

蔚来没有公布2023年的销量目标,但它2023年的目标是超越雷克萨斯,所以能推算出来蔚来今年的销量目标应该是20万辆左右。2022年蔚来汽车累计销量为12.2万台,同比增长34%,但还是没有达到15万辆的2022年度销量目标,2023年要实现20万台的销量,仅靠现有的车型有点难,加油出新车吧。

7.理想

2022年销量:13.3万辆

2023年销量目标:25万辆

理想同样也未公布2023年的具体销量目标,但我们从内部人员获取到了一些消息,2023年理想汽车设定的总销量目标为25万辆,力争达到30万辆。同样,这样的大目标如果仅靠现有的L7/L8/L9三款车,想实现是真的有点难,所以不难猜出,理想2023年的新车型会加速落地。

写在最后

上述各大车企的2023年目标销量,相对于2022年达到的实际成绩来说,都是有一定压力的。特别是比亚迪,2023年要冲击400万辆的目标,不过它也不是准备打无把握之仗。首先2022年就完成了多个工厂的扩建,还收购了几个友商的工厂,比亚迪从来不缺销量,只要产能可以跟上,还是有希望的。而其它的车企能否完成销量目标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一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蜗牛车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季度汽车销量排行榜

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于日前发布2023年3月销量快报,至此五大厂商的销量排名确认了。

排序为:

比亚迪汽车,20.70万辆长安汽车,15.37万辆(乘用车)吉利汽车,11.03万辆奇瑞汽车,8.91万辆长城汽车,7.02万辆

这里面有三个品牌的销量数据需要着重讲一讲。

首先是长安汽车,长安汽车集团有福特、林肯、马自达等合资品牌,销量虽然不高但也还是有一些的,所以集团销量没有参考价值;长安系的自主品牌总销量是209052辆,实际是超过比亚迪的,但是这个数据里含有商用车型,比如凯程和跨越系列的微卡和轻客;去掉这些车型之后的销量为153718辆,目前排名在第二位。

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5934辆,成绩还是挺不错的,在新能源汽车品牌榜里排名是第三,在比亚迪和埃安之后;其中SL03的交付量超过8000辆,预计这台车是可以稳定的实现月销量突破万辆的,毕竟其增程和纯电动双选项的产品线更加完善,车辆的性能和操控也都是可圈可点的。

长安汽车的“香格里拉”在稳步推进,2025年之前有望实现全产品线的电混升级,它是最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比亚迪的自主厂商。

第二个数据需要深度剖析的是奇瑞汽车,奇瑞控股公布的销量是124954辆,理应排名在第三才对;但是奇瑞控股旗下的品牌有很多,而且不仅有捷豹路虎这样的合资品牌,还有捷途这种中中合资品牌,同时有瑞弗房车、万达客车、开瑞汽车和开瑞新能源的商用车品牌,其中的瑞弗房车其实用的车还是来自依维柯、大通和江铃福特的轻客或轻卡。所以在去掉商用车和狭义乘用车以外的车型之后,奇瑞的销量就不知道是多少了。

具体到奇瑞品牌的销量说是89157辆,这个数据还是能排名在第四位的;但最终零售销量估计还是进不了前十名,因为奇瑞汽车在本土市场的销量比较差,出口的占比比较高。其次近期是否压库存也无法判断,第一季度的出口销量没有公布,所以奇瑞主品牌和系列子品牌的实际销量是个谜。

只有等待具体车辆的零售销量发布之后才能够计算出结果,预计在10名以外。

第三个数据需要说明的是长城汽车,其公布的销量是90240辆,理应排名第四;但是这个数据里包括长城皮卡的19981辆, 皮卡现在还是属于商用车,最新的车型定义是“多用途货车”,所以仍旧不能列入乘用车的销量数据里。

乘用车品牌哈弗、欧拉、魏牌、坦克,加在一起是70259辆,最终排名第五。

不过3月海外销量为22293台,由此可见哈弗的表现如何。

去掉海外市场的销量为47966辆,去掉坦克、欧拉和魏牌,哈弗还能剩下多少呢?在包括出口销量的前提下,哈弗的3月销量为47419辆,相当于“1.17个宋”,整个品牌……坦克品牌的销量为11950辆,增长势头不错;欧拉品牌达到9615辆,看来好猫终端的降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后就是魏牌,销量为1275辆。

魏牌的销量让人看不到这个品牌的未来,哈弗品牌的成绩也并不算理想,如果去掉海外市场销量,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总结:

自主品牌前五强已经确认,但似乎也形成了“三大两小”的格局。

三大是比亚迪、长安和吉利汽车,研发成果丰硕,产品线完善,吉利有强大的品牌矩阵,吉利汽车公布的销量是不包含***art或沃尔沃亚太等合资或收购的品牌的;所以这三家汽车厂商还是会很有前景,只不过也加大了马太效应的程度。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在传统汽车阵营里有这么三大巨头,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的压力会有很大;尤其是奇瑞汽车,因为长城汽车至少还能通过皮卡和越野车这两块小众市场保证营收,奇瑞并没有这两种车型,产品线完全与前三强重合,所以奇瑞的压力应当是最大的。

预测:

造车新势力里应当会有两个品牌能进入前五名,这两个品牌很有可能是零跑和哪吒;因其产品定位非常合理,同时车辆还有足够高的综合水平,重点是其打造的车辆全部都是新能源汽车,其中还都包括最热门的插电增程车。也许现在这两个品牌看起来还不够抢眼,但此消彼长的变化应当会加速这两个品牌的成长。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销量排行榜有上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股份、广汽集团、奇瑞集团。

1、上汽集团

拥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的上汽集团依然是销量最好的汽车集团,今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达到891168辆,同比下跌27.0%。

2、长安汽车集团

长安汽车集团销量超过比亚迪股份,以607808辆的销量排名第二位,同比减少6.7%。其中,长安系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518476辆,同比小幅下降2.1%,低于比亚迪的销量。

3、比亚迪股份

比亚迪股份累计销量552076辆,排名第三位,这个销量包含了商用车的销量,乘用车累计销量为547917辆。比亚迪旗下品牌腾势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4162辆,腾势D9销量超过了MPV市场老大别克GL8的销量。

4、广汽集团

广汽集团一季度销量同比减少11.2%,累计销量539875辆,低于比亚迪股份的销量,排名第四位。

5、奇瑞集团

奇瑞集团销量同比大涨44.1%,累计销量达到330335辆,小幅领先于吉利集团,排名第五位。奇瑞集团旗下主力自主品牌销量几乎大涨,奇瑞品牌销量达到238133辆,同比增长38.3%;捷途品牌累计销量51948辆,同比增长94.2%;星途品牌销量16266辆,同比增长56.1%。

标签: #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