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业绩报告-蔚来汽车绩效评价体系

tamoadmin 0
  1. 李想:奥迪宝马奔驰是无脑竞争,蔚来销量没
  2. 让有钱人掏钱,吉利长城都没做到,为什么蔚来敢卖30多万?
  3. 不发工资,还得背上卖车指标,在电动车车企上班实在太难了
  4. 李想:汽车行业有个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
  5. 才上市就被唱衰,极狐或难成刘宇“翻身作”

[汽车之家?行业]能让一场车企发布会变成车主们的“狂欢”,可能也只有蔚来了。8月10日,蔚来汽车发布消息称,NIO?Day(蔚来日)2020举办城市申办活动正式结束,成都以16135908票成为NIO?Day?2020的举办城市。本次投票在蔚来社区上共计41808人参与,而截至2020年7月,蔚来共交付了49518辆,这意味着近85%的用户参与了这次投票。

“我们确实是拥有全世界最好的用户,我并不觉得我们的企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我们的用户一定是。”8月18日,在“中国汽车新消费论坛”期间,蔚来汽车用户运营副总裁魏健接受汽车之家专访,讲述了为什么蔚来能有这么高的用户粘性,以及自己从蔚来车主变身高管的故事。

“我们与特斯拉不是对手,是队友”

“NIO?Day投票结果公布当天,(李)斌哥、(秦)力洪就跑到了苏州,去安抚用户。”在聊到这次投票活动时,魏健透露了上述小细节。原来,此次蔚来日举办城市申办活动的创意是在一次由苏州用户主办的“蔚来杯足球赛”上提出的,投票期间苏州与成都也是呈交替上升状态,最后时刻成都以微弱的优势获胜,于是便有了李斌等奔赴苏州这一幕。

这大概是蔚来能获得巨大用户粘性的原因:重新定义了用户体验。在用户运营上,蔚来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一方面开设了大量的品牌旗舰店NIO?House和品牌销售空间NIO?Space,作为蔚来汽车线下品牌传播、销售、服务和用户互动的方式;另一方面开发了蔚来App,作为线上用户推广、产品销售、社区建设、车主服务的重要入口。

『NIO?House』

蔚来业绩报告-蔚来汽车绩效评价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渠道建设上,主要是NIO?House和NIO?Space组成,我们今年底在国内建成约200家渠道网络。”具体选址上,魏健说目前还不能说,或者说不确定。“除了已经签约和处于装修期的,其他都不能完全定下来。蔚来开店和其他动作一样,都不是总部能够完全拍板定下来的,也需要和用户协商沟通。”后者会员体系则是由蔚来值和蔚来积分两个维度构建而成,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等级和积分的提升,分数越高话语权越大、参与度越深。

用户服务体系越庞大,也意味着资金投入越大。当被问到随着用户群体不断增长,如何平衡成本投入和用户满意度时,魏健回应称,蔚来是不断成长的企业,内部也在不断优化。比如今年2月,蔚来正式发布了服务无忧2.0和保险无忧两项新服务项目。整体而言,服务无忧2.0相比现有1.0投入有所减少,剔除了个别占用过多的情况,权重于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但无论如何,服务用户这个根是不会变的。

在魏健看来,用户规模提升一定是正面的,去年有段时间比较难主要还是因为规模没上去,一旦用户群体达到一个量级,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世界上没有一个公司是因为对用户太好、用户特别满意而倒闭。

“我们的增长速度已经很快了。”魏健称,特斯拉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才拿到了现在的成绩,我们是特斯拉成长的加速版。目前蔚来也在集中全公司的力量,想要推出一款能与Model?3对抗的经典轿车车型。不过,在魏健看来,特斯拉与蔚来不是对手,更多的是队友。大家在车海竞争的同时,也在一起培育新能源市场

“我是打入企业内部的蔚来车主”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魏健是蔚来ES8创始版0069号用户,即第一批车主。在谈到当初为什么选择这款车时,魏健称,是因为“酷”。在第一次看到了解到这家公司时,就觉得是一帮很酷的人,在很酷的工作,做很酷的产品。

『蔚来ES8』

“在试驾ES8时,我是第一次接触电动车,觉得像是别的世界来的东西,很稳,也很舒适。”魏健称,使用了近2年时间,他是真的很喜欢这款车、这家企业。“不谦虚的说,我觉得我们目前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这也是蔚来用户有时会和外界声音产生对抗的原因。有人认为我们是傻子才买这个车。但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才会去发声。”

魏健是2019年5月入职蔚来的,当时正是蔚来较为困难时期,面临销量瓶颈、大幅裁员、车辆自燃等一系列问题。而其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进入蔚来,是因为爱这家公司,希望也能为它做点什么。

『今年7月,蔚来发布了最新用户数据报告』

此前其在咨询公司和房地产公司做过高管,来到蔚来后,他感到最大的变化是,这是一个不考核KPI(关键绩效指标)的企业,而是用VAU的工作方法,即“目标、行动、提升”的工作方法。谈到今年的销量目标,魏健没有给出明确的数字,但指出今年以来,其已经自我增调了3次。

今年以来,蔚来交付量不断提升;二季度毛利率首次转正;获得了合肥建投等投资的70亿元人民币等。在很多人看来,坚守到2020年的蔚来可以说是“守得云开见月明”。魏健却说,去年到公司时,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艰难。当下也并非没有困难了,甚至可以说未来困难会更大。“以人为例,咱们如果只是想活下来简单一些,但要把日子过好难度显然更大。接下来,蔚来显然是想要朝着成为一家卓越企业迈进。”魏健如是说。(文/汽车之家?章涟漪)

李想:奥迪宝马奔驰是无脑竞争,蔚来销量没

江汽集团副总经理王德龙

6月12日,以“融合发展,智领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召开。

在以“汽车行业如何与当下的变革共振”的主题发言环节,江汽集团副总经理王德龙介绍了江汽集团近年来以变革为动力取得的新成绩,以及关于未来发展中的思考和。

从王德龙的介绍来看,与其他一线汽车集团相比,近年来江汽集团在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上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开发自身核心技术,二是全面开放合作。

在自身核心技术方面,江汽集团搭建完成了全新乘用车平台,实现了L2级驾驶技术在乘用车和商用车所有车型上的全面应用,电池、高效静音电驱动和整车域控等核心技术也实现了量产应用。

在对外合作方面,江汽与大众汽车、蔚来汽车、康明斯、华为、科大讯飞的合作都在顺利推进。

关于未来的发展目标,王德龙表示,江汽集团将力争在十四五末发展成为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销售收入达1000亿的国际化的汽车企业集团。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王德龙在圆桌讨论环节别提到,作为传统车企,江汽集团在开放怀抱广泛合作的同时,也必须强化自己在供应链环节及技术整合集成领域的优势,同时提升自己跨界学习的能力。尤其应该向造车新势力及互联网企业学习如何定义用户,构筑以用户为中心的“护城河”,以理念变革推动战略落地。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首先感谢大会给我们这样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我报告的主题是“以变革为动力,加速催生发展新动能”。主要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江淮汽车近年来的做法,二是下一步我们的一些想法。

近年来江淮汽车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强化开放合作,坚决推动变革创新,在智能化、电动化、数字化转型以及开放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智能网联方面,我们全新的乘用车平台已经搭建完成,实现了L2级驾驶技术在乘用车和商用车所有车型上的全面应用,成熟应用车联网3.0系统。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们的电池、高效静音电驱动和整车域控等核心技术实现了量产应用。在开放合作方面,江汽集团与大众汽车开展了深度战略合作;与蔚来汽车成果显著,双方成立了江来先进制造公司。我们跟康明斯合作的产品在持续升级;与华为、科大迅飞等企业也进行了战略合作,联合开发软件生态系统以及深度赋能的产品。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江淮汽车结合新时代消费群体的特征,借助数字化媒体,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智联数字化营销生态系统。能够满足用户对车辆舒适型、便捷性和智能化的多种需求,入选院国资委2020年优秀数字化转型的优秀案例。江淮开启的数字营销新纪元品牌传统营销案例,也成功入选典型案例。

在机制变革方面,江淮汽车以核心业务骨干为主的股权激励正式实施,技术类人员岗位和专业类人员薪酬改革顺利实施,在全员实施了关键人才和骨干员工的激励,进一步完善工资总额与薪酬分配机制,员工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长。

除目前的一些做法之外,下一步面对智能新能源汽车大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相信中国品牌一定能走出去,我们一定有发展机会。江汽集团将以更大的力度,从企业战略、文化、流程机制上创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蓄发展新动能,展现新活力,力争走在变革的前列。

具体来说,第一,全面强化用户思维。从企业研、产、销各个环节,深入开展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实践,完善以用户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用户思维的长效机制,推动企业向经营用户黏性转型,构筑以用户为中心的“护城河”,以理念变革推动战略落地。

第二,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坚持精准研发,突出智能安全、节能环保、舒适的技术联系,重点打造先进节能、智能网联、造型、平台架构四个品牌。充分发挥柔性迭代的优势,实现汽车软件的快速迭代和车辆功能的常用常新,用千人千车、千车千面的优秀体验追求用户满意度。

第三,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按照产业数字化的要求,在数字供应链、智能敏捷制造、工业互联网建设、研发物流和营销等多环节推动,打通全价值链的数字化流程,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

第四,坚持深化开放合作。继续强化深化与大众的战略合作,继续深化与蔚来汽车的合作,提升康明斯动力的价值。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推动与科技讯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围绕智能制造共同探索新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在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与外部的合作,大力推进跨界合作,探寻全新的商业模式,有效应对行业动荡变革期。

第五,坚决推进机制变革。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持续推动集团管控模式的优化和三项制度改革。保持各级组织高效率运作,最大程度激发全员队伍的活力。

“十四五”期间,江汽集团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创新为主线,以变革为动力,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的发展,全力打造全生态链、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综合性汽车服务平台,力争在十四五末发展成为整车销售突破100万辆,销售收入达1000亿的国际化的汽车企业集团。

谢谢大家。

让有钱人掏钱,吉利长城都没做到,为什么蔚来敢卖30多万?

近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与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参加线上直播。从智能汽车到自动驾驶再到动力电池,从理想到特斯拉再到蔚来,在2个小时的直播中,李想聊了很多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

“穷孩子有穷孩子的做法”

“理想汽车年销量达到多少时,净利率可以为正?”

面对方三文的提问,李想没有正面回答。他模棱两可地表示:“我们很快就能达到。”而在李想看来,理想净利润能够由负转正的原因有二,一是健康的财务状况,二是积极的销售成绩。?

李想清楚地记得2014年是新造车运动的高点,那时造车新势力们融资更加容易,也不用考虑盈利。“2015年乐视汽车大家排着队投资,这件事变成了军备竞赛,起初的商业设计就是高举高打”。用李想的话说就是,单靠梦想、产品特长或者技术特长就能获得成功。

然而李想却没能赶上那个粗放的年代。2015年7月,理想汽车才正式成立。而在成立之初,理想就赶上了股灾,融资环境已大不如从前。在李想看来,理想汽车的融资进程一直不太顺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资本寒冬的理想汽车却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李想介绍,理想汽车从业务架构设计、运营能力、组织能力、绩效体系、用户定位、产品节奏把控,以及要花的任何一笔钱,都要精确预算,一切都在企业完整的系统中运营,总而言之一句话“不能乱花钱”。

李想在直播中透露,理想汽车在北京总部的办公楼,每平米租金只有1块多钱。“在北京,你再找不到更便宜的地方了。不是我们缺这些钱,而是创业企业必须这样管理。”

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花的也从不吝啬。2019年2月,理想汽车斥资6.5亿元从力帆手中购得资质,成为首批拥有造车资质的新势力企业。李想介绍,目前理想汽车有50%的钱用于研发,剩余30%用于工厂,只有不到20%的钱用于营销和人员。

李想强调,理想汽车可以保证汽车卖出去之后,能获得健康、正向的现金流,如果未来理想汽车IPO,公众就可以看到这些经营数据。据此,李想认为“大概只需花10亿美金,就可以让公司盈利”,他还透露“C轮融到的5亿美元,理想汽车现在还没有动”。

此外,李想还对外界对蔚来的质疑做出了回应。李想强调,蔚来在销量和收入方面绝不会。“瑞幸出问题以后,所有人去质疑蔚来,没有必要质疑蔚来的销量。不会有任何车企在销量上,在中国更是没有办法,蔚来的销量就是标准的法律注册量。”

理想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理想ONE从2月起连续两个月力压宝马5系PHEV和大众帕萨特PHEV,成为中国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第一名。然而对于理想汽车2020年的整体交付情况,李想却表示不做预测,原因是疫情的不确定性。

“汽车行业有很多可突破的地方”

“过去汽车行业壁垒太高了,但所谓的壁垒是拿钱而不是实力堆出来的,所以我说这个行业可突破的地方又很多”,在李想看来,目前汽车行业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汽车厂商战略不清晰,二是汽车研发门槛是个门槛。

李想认为,目前大部分汽车厂商在战略方面是不合格的,连最基本的战略集中也没有做到。他拿手机行业的发展和迭代类比,“苹果干掉传统手机,不是简单地靠技术和软件实现,而是苹果在战略上与竞争对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诺基亚的产品多到看不完,但苹果只有几款产品。如果苹果当年像诺基亚那样一年推出几百款手机,苹果也不是现在这个利润。”?

回到汽车行业,李想表示目前宝马的3系、5系、7系、X3、X5、X7六款车型为其贡献了80%的收入和90%以上的利润。据此,他认为像奔驰宝马奥迪大众这样的企业利润翻一倍并不难,只需要把车型砍掉三分之二,销量不会有任何下降,而利润则可以翻一倍。?

“过去一百年,厂商之间的竞争是无脑的竞争,你学我、我学你,出现了很多全新的车型。但每研发一个车型都要花费巨大的投入,如果把现有的车型砍掉三分之二,利润就能翻一倍。”

也正因如此,奔驰宝马奥迪之间竞争多年,但地位没有发生太大改变,最终的结果是“大家谁也没有把谁干掉。”在李想看来,靠规模产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遇到瓶颈,只有把少数的产品做到极致,用户对品牌的溢价才能产生利润。

另一方面,李想认为汽车研发的门槛高是个门槛。“汽车研发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只不过因为过去没有外部竞争,于是这个门槛越积越高。大家好像都在说,好像传统厂商做电动车,就能把造车新势力干掉。”

然而到目前为止,传统厂商所谓的竞争与超越也并没有对造车新势力形成任何有效打击。“四五年过去了,请问中国的传统厂商,哪一家干掉蔚来的es6了?包含我们也是一样的,二月份三月份几乎大部分城市,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这个品类里我们都是第一名。”

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汽车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他们突破的地方。李想认为,传统车企的管理一定是有问题的,只是过去没有外来者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发工资,还得背上卖车指标,在电动车车企上班实在太难了

[汽车之家 行业]? 东方广场,1993年由李嘉诚投资建设,北京最高档的商圈之一。毗邻东长安街一侧,蔚来第一家NIO House开在这里。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这里接待过媒体,第一批车主在这里开过Party。这里见证过蔚来所有的高光时刻,也承受过外界对蔚来所有的质疑。2年多过去了,这里不再有那么多话题;但对车主来说,它已成为另一个生活空间。

在30万元以上价格带,蔚来是第一个发起挑战的造车新势力。车主和非车主,对蔚来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喜欢的爱不释手,不爱的冷嘲热讽。蔚来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很吸引一部分人,也会让另一部分人反感。

用体验空间取代4S店,现在并不少见;舍得花钱做服务的,同样有很多。中国品牌中,为什么是蔚来最先打入高端车市场?本期《非常触店》,我们和蔚来北京公司总经理浦洋聊了聊,希望从一线管理者的角度找到更多答案。

◆ 品牌:一个亿开一家店

非车主对蔚来的第一印象,是这家企业很能“烧钱”。浦洋聊到这里时很开心:“其实没那么多,但别人觉得你花了一亿,这就很赚”。

东方广场店原本是奥迪全球最大的概念展厅。从奥迪到蔚来,有那么点儿新旧交替的意味。更重要的是,花这笔钱,帮蔚来打出了高端品牌的“人设”。

浦洋介绍,NIO House一层的定位是一个“博物馆”。虽然有销售目的,但更主要是起展示功能。二层是属于用户的空间,也会用来和其他品牌举办联名活动。由于地段好,国家地理杂志、尤伦斯美术馆,甚至美国大使馆都在这里办过活动。相比于4S店,蔚来的门店更像是一个纽带:不买车的人可以进去逛逛,买了车的人随时会去坐坐。门店和人不只有买卖关系。

除了重构和人的关系,蔚来建立品牌认知的另一个手段,是通过设计。浦洋给我们看了蔚来最新的一款水杯,上细下粗,适合不同人拿握,“这是由汽车设计师设计的”。设计能体现品牌美学,更直接点说,是品位。从产品到店内展示、员工形象、周边产品,设计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浦洋说,这是一项非常系统而细致的工作。

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不会靠一家店就建立起来。比硬件更重要的,是店内的标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浦洋对员工的要求非常细致:服装扣几个扣子、头发到什么长度、待客怎么开口,都有明确规范。访那天,不时有顾客进到店里,看车时不会有销售打扰,表现出兴趣后,销售才会上前提供服务。这也是浦洋的要求——保持在顾客视线里就好,给顾客更自在的感觉。

蔚来没有一本厚重的“用户服务手册”。“把这些东西和员工绩效考核挂钩,不断重复这样的价值观,自然会形成一种(用户)文化”。好的硬件加上好的管理,让蔚来把高级感变成一种品牌气质。

2019年,德国汽车管理中心(CAM)评选出一份豪华品牌创新榜单,蔚来排名第10位,也是进入前十的唯一中国品牌。“品牌向上”是眼下中国汽车企业的共同命题,长城、吉利先后推出了WEY、领克,但蔚来之前,还没有品牌能突破30万元这个天花板(红旗是另一种特例)。

◆ 用户:出圈是一个自然过程

人设立太高也有坏处,一旦出问题更容易“糊”。ES8交付后,几起产品故障让蔚来陷入舆论风波。花重金办的NIO House、NIO Day,都被人视作过度营销。有人认为蔚来是在做“粉丝经济”,用户存在非理性的狂热。

浦洋说他很不喜欢粉丝这个词,因为那是一种上下级关系。蔚来和用户的关系更像朋友。这种关系也存在于蔚来内部,蔚来把员工叫做fellow(伙伴)。

朋友关系是怎么形成的?有人认为是靠“没有底线”的服务——只要对用户足够好,自然有人会喜欢。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像很多男生追女生,总以为对她好就能追到手,结果往往只是一厢情愿。蔚来能得到一部分用户青睐,除了品牌本身的吸引力,还在于给予了用户参与感和归属感。

参与感是小米公司提出的概念,蔚来再一次验证了它的有效。李斌、秦力洪等高层,会频繁和用户直接沟通,帮用户解决问题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用户觉得自己的意见有影响力。

除了高管,蔚来也要求fellow和用户保持沟通,不仅在买车、用车方面,而是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甚至车主生活里的问题,也会和fellow讲。和品牌做朋友,直接的方式是和品牌里的人做朋友。销售成了联系品牌和用户的纽带。

蔚来车主群、车友活动,基本都是车主自发管理,浦洋会提供一些支持和引导。蔚来做的,是提供一个社区;社区建设,由车主自己去完成。这个过程中车主会有强烈的归属感。通过亲身参与所得到的满足,也远比物质奖励更有吸引力。

浦洋说:“蔚来给人的感觉像是母校。用户自己在群里面骂我们骂得很厉害,但别人骂我们的时候都一致对外。”因此车主和非车主,对蔚来的评价会走向两个极端。有没有参与进去,得到的感受完全不同。

和用户做朋友,让用户对蔚来多了一份包容,帮助蔚来度过了起步时最艰难的时间。浦洋说,蔚来的工作重点,一直都是服务好现有用户,对“出圈”反倒不太在意。“与其向圈外的人解释蔚来的价值,不如把自己的用户搞好。当我们有四五万人时,自然会外溢出去。”

◆ 服务:用“聪明”的方式降成本

和用户保持沟通,让蔚来能更准确地把握用户需求。浦洋说,蔚来服务基本都做在了用户可以感知到的地方。很多外界觉得烧钱的服务,平衡下来,成本反而是下降的。

蔚来售前取直营模式,售后取加盟模式。售前直营,好处是服务能做到标准化管理。如果不亲自抓服务,蔚来的品牌建设和用户运营也无从谈起。短期看直营店成本偏高,但平衡用户产生自发的传播力时,品牌推广和平均获客成本下降了。

售后取加盟,浦洋解释是因为现有用户量还较小,不足以摊平自营售后成本。他坦言,目前蔚来售后合作伙伴,盈利空间还比较有限。除了用户量偏少,也和电动车产品特点有关,保养、维修的盈利点比较少。等到用户量足够大时,蔚来或许也会考虑自建售后中心。

加盟不意味着售后服务水平低。目前,蔚来在北京的售后合作伙伴是“和谐”和“德师傅”等头部经销商和汽修连锁企业。站在这些企业角度,和蔚来合作虽然盈利空间不大,但能够积累新能源业务经验

和蔚来合作,他们也能学到蔚来的新理念和管理模式。浦洋说:“蔚来售后服务的精髓,是坚持绝大部分售后服务上门完成。”因为蔚来认为用户对售后的核心需求,是车不要出问题,出了问题能尽快解决。,才能最大程度节省用户时间。

目前,蔚来已经能做到所有预约,3小时内有人上门处理。和传统4S店相比,成本反而更低,因为省掉了很多租金和硬件成本。

蔚来坚持换电也遵循同样的逻辑。目前,蔚来在全国58个城市有131座换电站,而且向客户提供终身免费换电服务。这看起来耗资巨大,但浦洋认为,换电能给用户带来快捷方便的体验,也是极好的品牌宣传,综合下来看,一个换电站的实际成本并不高。

在换电站基础上,蔚来正筹备“车电分离”的购车方案,让用户通过租用电池,来大幅降低购车门槛。浦洋打了个比方,未来买ES6可能只要花20多万,这会极大***销量。这些后续持续性的收益,将会覆盖建设换电站付出的成本。

2020年,蔚来终端数量达到200家。浦洋说,这个目标很有挑战。在他主管的北京区域,浦洋希望新开的每一家店,都能成为区域性地标,在五、六年内不会过时。北京下一家NIO House,将位于蓝色港湾——北京另一个核心商圈。

◆ 编辑小结

拿到合肥70亿元投资后,蔚来暂时没有了后顾之忧,销量和股价也持续上升。5月,蔚来交付达到3436台,创下历史新高。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市场环境变好了,但浦洋觉得他的工作和过去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坚信服务好用户,自然会有人买车,这是我们的底层逻辑。” (文/汽车之家 蒋平平)

李想:汽车行业有个门槛 ,给我10亿美金做到盈利

两年前,小志的一个朋友抱着“艰苦创业、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想法进入某号称中国特斯拉的造车新势力,如今却是满腹牢骚。

“这太让人不爽了!”去年新车上市、交付,他们团队的人累个半死,等着领导画的大饼兑现,结果却得知自己2月份工资少了,而且一年过半,还没收到去年的年终奖。最让人担心的是自己社保,迟迟没有足额缴纳,公司的财务状况让人担忧。

再结合市场上流传的一张要求员工全员带货的消息,这位朋友更是瑟瑟发抖,如果完不成所谓的销售任务,是不是又给老板拖延工资增加理由。

“想想博郡、拜腾和赛麟那些企业都垮了,我们公司还能正常持续运行多久?”

爱驰汽车的要求简明扼要,要求各级别员工带货,并与工资和年度绩效挂钩。

网上流传的显示,L4和L3级别员工年度全员营销指标为1台,L2总监级别高管年度带货指标为3台,L1-VP级别高管指标为5台,而管委会成员指标为8台。

按照一辆车20万左右的价格,分别是20万,60万,100万和160万,对于没有门店,没有营销费用的各级员工来说,这个标准不低。这波带货只是一个开始,即便完成销售任务,还要担心未来指标会不会进一步提高;这波销售的绩效,有没有可能需要你完成下一波销售任务才能兑现。

要紧的是,企业似乎已经有了这样的打算,据说工资绩效挂钩方案已经出炉,L2级别人士完不成目标?月工资缓发50%!L3和L4级别的年度绩效也要看带货完成量。这样的操作,让人联想到很多所谓保险公司招聘的杀猪盘。

对于朋友圈力量有限的员工们,他们周围存在的潜在客户并不多,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亲戚朋友们开始。先不说亲戚朋友们会不会因为推销电话直接拉黑,单单想一下,以后汽车的售后养护都要参与,赚的没有4S经销商们多,却要负责销售,客服以及售后的工作。相信很多员工此时,已经默默打开自己的手机,在各大招聘平台为自己找下一站。

企业HR和老总们也为自己不需要支付补偿金,就可以完成裁员降低用工成本的操作,来上一波666的弹幕。当然,没有完成指标?,缓发的工资就变成了扣除,考验老板良心的时候到了。

“Oh,?My?God!”得知此事的爱驰人忍不住发出李佳琪式的而一声惊呼,部分经济上宽裕的员工,点开自己的通信录,开始寻找自己从事法律工作的同学和朋友们。未雨绸缪,找律师讨薪可能比找朋友买车的经济效益更大。

苦恼的当然不包括企业老总。热议之下,爱驰汽车创始人、总裁付强在新浪微博上评论称,“员工高管代言带货自己企业产品各行各业比比皆是。更何况爱驰汽车是家创业公司,我们的管理层也是合作人,也是老板。老板带货、推广公司的产品,更是天经地义。”

“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业务链条上所有经理和同事,通过这个过程,有机会一手了解用户对自己的产品的反应。”付强表示,如果不参与到营销的过程中,就没有办法对产品、质量、技术、服务、对消费者的方方面面有更深刻的认识。

如此伟大、光辉、正直的发言下,是两个认证的爱驰公关经理的打CALL,说:“为自己做的产品带货,杠杠的自豪,每个人都是品牌经理,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

“自己公司的产品,高管们先买来自己开,开好推荐自己的朋友圈,正常啊。”想起之前某些品牌用自己的车去支付供应商欠款,下一步,是不是要用车来抵高管工资啊?真让人期待,相信如果这样的话,某二手会凭空多出不少全新爱驰。

但也有歪楼的员工,在下面质疑,“请先把2020年未缴的社保交上,毕竟个人部分已经扣了,公司拖着不交,员工离职也没补上是什么意思?疫情是你缓缴的原因,但不是你一而再再而三拖着不交的借口。”

“员工带货对于初创公司可以理解,但为何与绩效挂钩?生存压力大是公司承担的风险干嘛转移到员工肩上?他不参与任何的发展,仅仅拿的是劳动换取的报酬!”

受疫情影响,再加上汽车市场从去年到今年中都不怎么景气,身为造车新势力,让员工当自来水,宣传自己产品也无可厚非。财大气粗如恒大,也曾发动13.7万名员工中90%的人参与“全员营销”活动。

不过强制让带货与绩效考核、甚至工资挂钩,表面上看,会让员工失去对公司的信任和信心,结果上看不免让人怀疑,这是一种避免对主动离职员工,承担裁员经济补偿,同时,降低在职工作人员薪酬的神奇操作。

这种“牵强附会”“避重就轻”,“偷换概念”解释则更让人迷惑。

带货不稀奇,关键是带的啥货!如果带的是汉兰达,不加价购买,员工肯定要奔走相告,甚至还要抢名额!但是爱驰汽车作为刚成立几年的新企业,目前仅有一款U5在售,可带货的范围就太小了。

2019年末,?爱驰U5上市,全系共分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19.79-29.21万元。轴距为2800mm,定位是A+级别的SUV,在标准工况下续航为503公里,如果选装绿色增程电池包还可将续航能力再扩大120km,达到623km。

今年9月17日,爱驰又上市了2021新款U5,新车共提供SE、ING、ING+、PRO、PRO+5款车型,根据不同配置选择,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6.69-24.99万元。显然在惨淡的销量下,购车门槛降低了3.1万元。

去年U5上市时,爱驰的创始人谷峰表示:"明年,爱驰U5的整体销量将会是造车新势力第一名"。不过现在的结果是打脸,1-8月,爱驰汽车一共才交付了927辆,不及头部造车新势力的零头。

虽然付强在微博在表示,“欧版2021款U5更是受到了欧洲用户的青睐,出口量持续攀。”爱驰U5也向欧洲大客户交付了500辆,但其在欧洲糟糕的碰撞成绩,成为其持续向个人交付的障碍。

据欧洲媒体报道,爱驰U5在近期的碰撞测试中仅获得三星,而同期的名爵HS、名爵ZS?EV都获得了五星的碰撞成绩。

从具体测试成绩来看,成人安全得分率为73%,儿童安全得分率为70%,其中主要扣分点在于柱碰测试,驾驶位人头部受到重创,侧面评分满分16分,仅得到7.5分,其中柱碰测试0分。

与此同时,爱驰U5经常拿来宣传的驾驶系统,也遭到差评。安全方面,爱驰U5虽然可实现L2级自动驾驶,但是在E-NCAP的测试中,最终得分率仅为55%,其中速度试验满分3分,仅拿到0.3分,评级为弱。

爱驰欧洲负责人、有“奥迪quattro之父”之称的?Roland?Gumpert表示,这是爱驰汽车首次参加碰撞测,没有经验且准备不足。不过他提到,斯柯达在碰撞测试中也是三星,也仍然满大街跑。

曾在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主教练里皮,在担任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对中国男足也有过很“包容”的评价,相信这位quattro之父也是为爱驰燃烧自己的热情。

话虽如此,但意外可不会因为你没有做好准备就网开一面,而消费者也不会因为汽车测试时没准备好而原谅你的不足,欧洲市场的挑剔,绝不是纸面上能够感受到的。

最令人迷惑的是,爱驰虽然总部在上海,生产在上饶,但却有一颗向往欧洲的心。

在研发之初,爱驰就有个口号叫“源于德系,优于德系”,依据是上饶的工厂以德国工业4.0为标准建造,“实现了从供应链端、造型设计、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德系工程师团队的加持。”

在营销上,爱驰在欧洲市场也毫不吝啬。2019年,爱驰旗下的两辆U5原型车和爱驰工程师组成的测试车队从西安驶出,一路向西,展开了一场为期53天、横跨欧亚大陆12国、行驶总里程达15022公里的超长距离极限挑战。

今年虽然因为疫情关系放弃了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但随后在德国斯图加特继续举行,宣告爱驰U5正式进军欧洲。

5月23日,爱驰汽车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出口欧盟500辆欧版U5启运仪式,庆祝其开始在法国科西嘉用于租赁,8月份,欧版U5正式在德国开售,两周时间便获得了百余辆订单。

如今在中国媒体上你总能看到《欧洲友人的视角带你看爱驰U5》类似的标题,引用其尊贵的欧洲车主对U5满满的溢美之词,如“U5整车***非常的扎实,是德系车的味道”、“特别宽敞,舒适性高”、“自动驾驶很优秀”、“市场定位很好”等。

或许,爱驰U5有意想通过欧洲市场的“鉴定”,来完成自我品牌的提升。若历史积淀更深、更为成熟的欧洲汽车市场能对这款新能源车型青睐有加,则自然可以好好营销一波,国内国外均可受益。

可惜,事与愿违,就其在国内互联网的热度而言,百度显示,爱驰U5的路测播放几乎均没有突破4位数,远低于小鹏、蔚来等,营销效果堪忧。而此次“全员营销带货”更只是徒增了很多消费者在弹幕上留言评论,“这又是个什么样的品牌?”

可以说,资金流吃紧,再加上销量上不去,同为造车新势力,爱驰汽车如今面临比小鹏、蔚来和理想更大的压力,陷入更为危险的境地。

虽然不至于像博郡汽、拜腾和赛麟一样,连着拖欠七八个月的工资,与投资人愤而分道扬镳,但降薪、拖欠年终奖却会导致市场浮想联翩,这家企业融资成本只有越来越高,挤压本就不多的产品利润,投资人也会重新对他评价,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已经有了动作。

企查查显示,爱驰汽车至今共经历4轮融资,其距今最近的一次则发生于2019年5月,彼时媒体报道信息显示,爱驰汽车拿到明驰基金的10亿元投资,而后者拥有江西国资背景。

“目前爱驰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预计春节前会完成。”谷峰曾在2019年如此表示。而付强也在今年7月末的成都国际车展期间表示:“目前爱驰汽车的B轮融资即将关闭,在IPO之前还将进行一轮融资,通过融资来完善投资人结构。”

“我们当然不像目前头部三家的情况,爱驰目前没有进入二级市场,还在私募阶段,所以主要还在靠私募股权融资输血状态。”但爱驰汽车方面强调称,当前“不断有新的投资人加入B2轮融资,目前有的投资人已经完成尽职调查流程,正在进入交割的最后阶段,还有的投资人正在进行尽职调查,公司融资一定会在近期关闭”。

有行业分析师表示,爱驰汽车销量较低,在造车新势力中没能跑出来,影响到了融资,而融资吃紧进一步影响到其销量,让员工、高管带货也是无奈之举,但势必会影响到员工士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才上市就被唱衰,极狐或难成刘宇“翻身作”

都说肺炎疫情让造车新势力的路途更加坎坷,但是这股新生力量却异常坚韧。理想汽车算是其中的一个。

2019年12月理想ONE开始交付,首批就超过1000台。2020年1月又以上牌量1180台杀入造车新势力前三甲。截至3月,理想ONE的保有量已超过4000辆。越战越勇的理想汽车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他们造的是补贴并不算多的增程式电动车。?

身处特殊时期,疫情的影响和破坏力超乎想象。作为创业者,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创业者,如何耐得住寂寞继续前行?4月8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来到雪球路演,与雪球创始人、董事长方三文“方丈”在投资视角之下,共话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变量与格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想对汽车驾驶性的理解,是领会特斯拉的“神”而非“型”,精打细算的经营风格,追求利润而非“流量”的目标,理想汽车某种程度上像个穷孩子,但是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生存方式。?

关于疫情带来的短期影响?

方三文:规模上不去,就会落入进退两难

现在的疫情应该对全世界汽车产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中国在疫情高峰期,2月的汽车销量大概同比下降了80%,现在欧洲、美国大部分汽车厂都关闭了。我理解,汽车是一个重资产行业,生产线一开动,汽车生产出来,很多的汽车如果销不动,后果非常麻烦。

中国反而是比较容易撑过去的。但是造车新势力过去基本上还是没有达到用规模能够支撑稳定盈利的地步,过去是快速发展的阶段。因为疫情的原因,使规模速度下降,压力都比较大。现在这几个新势力中,理想没有上市,小鹏也没上市,已经上市的蔚来财务报表大家看得见,现在看来财务上已经非常危险。因为达不到产生利润的地步,持续在失血,规模上不去,就会落入进退两难的阶段。

李想:销量提升受益于特斯拉

我们去看蔚来最近整个销量的提升,很多还是受益于特斯拉,特斯拉作为一个强有力的鲶鱼进入市场,对于行业里的认真从业者而言,短期看有压力,但是长期看绝对是好事。

关于融资和现金流控制?

李想:某种程度上我们像个穷孩子

理想汽车是我的第三次创业,其实这三次创业的难度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太容易了,那时候是互联网时代,1999年,2000年基本上是圈地运动。我觉得到第三次创业的时候,整个创业难度不一样了,靠一个梦想,或者是靠你有产品的特长,或者是技术的特长,要想在今天创业成功,几乎没有可能。

本质上要求每一个CEO必须是一个专业的CEO,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必须是能力最强的和最深的,得不停根据市场去深入变化的,我们在整个战略能力,包含用户的定位,整个节奏的把控,目标的设定,我们的策略,都是做得最好的。在具体的业务上,我们的业务架构设计,业务系统的对应,还有运营能力,以及再往下的整个组织能力,我们如何能够做到责任服从于整个业务架构,功能服务于责任架构,绩效体系能够支撑。包含再往下很多的公司做财务处了问题,能不能精确的做出自己的预算,这个预算对应出来整个现金流是如何控制的,损益表如何反映最真实的经营,而不是做任何短期的掩盖,这是一个完整的经营系统。当你把所有的人放在一个系统里来运营的话,就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也不会乱花钱,花任何一笔钱,都会经过计算。因为花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我们某种程度上像个穷孩子,方丈也来过我们总部,办公楼每平米在北京是一块多钱,基本上在北京这种城市,找不到再便宜的地方了。其实不是我们缺这些钱,而是觉得作为一个创业企业,必须得这样来管理。因为很多时候并不是说花了这个钱就完事了,是因为当你花了一部分不该花的钱,就会出现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不该花的钱。你非要花十块钱租一个办公室,就会为了让你的钱花得值,就要上每平米五六千块钱的装修,而不是一两千就够了。你要上五六千块钱的装修,就会发现办公家具也要用得好一点,才能匹配上这个装修,钱就会越花越多,花钱都是容易的事情,这么花钱不需要什么技术。

但是很多时候,事实不是这样的。事实是说,什么是一个好的办公环境,不是要在这里烧很多的钱,而是我们有没有给员工提供非常好的座椅,厕所是不是足够的干净,空气质量是不是足够好。你仔细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不需要花很多的钱,和我们做业务,做研发是一样的,拍脑袋容易做事情,但是我们怎么做重要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说需要花三五百亿进入汽车行业,给我十亿美金我们就能做到盈利,真的,我们说到做到。所以我们上一轮融的五亿美金,到今天为止,动还没有动,就是这么一个事实。汽车之家一直维持在接近30%的净利,不是白给的,是我们做出了比一般企业多五倍,十倍的工作,才实现了这样的净利,因为我们的运营质量非常高。

关于电池安全问题?

李想:能源应该更加标准化

电池是挺重要的,但是怎么看待电池这件事情?我们自己也在思考一个问题。

理想汽车到底做不做电池?作为电动车,电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但我的观点是,我还是宁可愿意相信比亚迪和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我们自己不会去做电池,他们在安全性方面考虑得也是很周到的。因为如果大家有一天相信电动车会变成行业主流,其实本身电池所扮演的角色,跟汽油和加油站是一样的。作为一个电动车企业,或者是作为一个燃油车企业,没必要自己非要去建加油站或者是炼油厂,不需要想更多,整个能源这一块儿应该更加标准化,这才是整个社会效率的提升。

关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机会增长点

李想:三个机会: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

其实这个行业的机会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因为你解决了问题,其实也会创造巨大的利润,你创造了新的需求,也会创造巨大的利润,所以基本上我经常在我们内部,把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动汽车,第二部分是智能座舱,第三个部分是自动驾驶,

这三个都有分别的机会,在电动汽车里边,最大的机会一定来自于电池,电池成本的降低,寿命的提升,重量的降低,在这里会出现几家龙头,而且这几家龙头前三名都是千亿美金企业。

第二部分,整个智能化,智能座舱,最主要是各种各样的芯片和功能芯片,还有屏幕,这一块产生供应链的机会跟智能手机是类似的,比如说我们的芯片找的高通,整个链条比较类似,所以这个供应链跟手机长得比较相似,如果手机厂商想要来吃这个市场,他有更大的机会能够吃到这个市场。

第三个部分其实是自动驾驶,包含两个层面,都可以产生巨大的利润。一个是芯片和算力相关的,这是整个自动驾驶的处理器,另外一个方面利润很高的,会是自动驾驶的安全制动机构,像今天,比如说我们选自动驾驶的刹车、转向,以及各种安全冗余机构,涉及到安全,涉及到很高技术壁垒的,在这个领域又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这就是解决今天的问题,以及创造未来的需求,电池、智能座舱,还有自动驾驶。但是企业的选择,还是很复杂的,因为涉及到他的战略,是否集中,他的经营水平,他的团队,他的技术突破,甚至很多时候,当你要投一个企业,投资一个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他本身总部放在哪里都很关键,总部放的位置能不能大量吸收人才,这都是很关键的选择。

关于汽车公司的商业模式?

李想:无非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卖车,送司机,司机当服务费来收。一种是卖司机,车当服务费来收,其实就是这两种模式,至于变成哪种模式都没问题,看那时候消费者的需求,愿意以哪种商业模式付费,我们就遵循哪种商业模式就可以了。

关于汽车行门槛?

李想:汽车行业的门槛高是一个门槛

我觉得汽车行业,目前大部分汽车厂最大的问题是本身战略方面不合格,无论是国际大厂,还是国内汽车厂商,战略是有严重问题的,最基本的战略集中都没有做到。

很简单,如果苹果像诺基亚那样,一年推出几百款手机,苹果今天也不是这个利润。因为靠这种规模产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有瓶颈,你如何能够把你的少数产品做到极致,产生用户对于品牌和心理的认知产生的溢价,其实才能产生利润。很多时候,苹果干掉传统手机,不是大家看到的,靠这些技术,靠这些软件就实现了,是苹果在战略方面跟他们完全不再一个量级上,完全碾压的战略。到今天为止,你能买到苹果的时候,就那么两三款手机,你去诺基亚网站上查手机的时候,根本查不过来。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战略能力的问题,这是汽车行业的第一个问题。?汽车行业的第二个问题,汽车行业的门槛高是一个门槛,其实汽车研发不需要花那么多的钱,只不过因为过去没有竞争,因为我们刨去中国,在全球范围之内,过去的30多年里,真正活下来的汽车厂商只有特斯拉这一家。

谁能成为汽车行业的“苹果”??

李想:特斯拉是最接近苹果的

我遇到一个比较牛的人,他给了我一个观点,我认同他的观点。我问他,你做了这么多年投资,你怎么判断投资项目的好和坏?他提了两点,第一,他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牛的CEO在一个糟糕的行业里获得成功,无论是买股票,还是自己创业,最重要的,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上升的,能够高速发展的行业,行业的选择是很关键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对的行业是最重要的。

行业选对了以后,第二就是看人了,他们投的公司里,行业基本上都没看错过,因为他们有非常好的分析的团队,同时他们投中晚期,很多行业的趋势已经看得比较明显了,最后出问题都是出现在人身上,因为人不靠谱。而且人非常难判断,表面看他西装革履,但是他可能是一个骗子,你可能看他是一个很冷静的人,关键的时候,发现他是怂人都是可能的,最后项目折就一定折在人身上,他们也没找到具体的,在投资前有效判断一个人的方法。最后我们又问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答案,你投资成功的这些企业,还有你自己非常喜欢的这些创业者他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当时说出这个判断,我对特斯拉的判断就变正向了,他说他投资的所有的企业,以及他喜欢的创业者,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个创业者或者是CEO,无论外部的环境多么复杂,无论当时的状况多么的零乱,当时的整个处境多么糟糕,他在这个关键时刻永远能看清本质,能抛开各种各样的云雾和干扰,各种各样的压力,能看清本质。他投资的所有的成功企业,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能够看清本质。看清本质这件事情,又跟这个人的性格,这个人的经历都没关系,这个人可能很外向,很内向,他到关键时刻也能看清本质,甚至你看他平时嘻嘻哈哈,但是他到关键时候越能看出本质,越是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人和人的差别,但是这个东西是事后的验证,他有没有在最艰难的时刻看清本质。

还是要看整个智能电动车所占的市场份额,行业老大有机会能摸到30%的市场份额,跟智能手机比较接近,而不是今天汽车的份额,智能手机的第一名大概能做到30%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的净利率水平能达到什么水平?

李想:如果没有疫情,特斯拉的净利率会很快接近保时捷

因为我们测算,国内Model?3的净利率能做到30%,甚至超过30%,而且他是直营模式拿到30%的毛利,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的销售及管理费用是九个点,这是2019年的数据,研发费用在四到五个点,如果减去这两个费用,基本上税前净利奔着15个点去了,基本上是主流汽车厂商三倍的利润率,还是挺可怕的。

Model?Y是有机会单车销售突破一百万辆的,他不会那么快速的成为苹果,苹果从第一代iPhone发展到今天过去十几年了,苹果之前也有iPod等一些产品,这是发展的基础,还是拉长时间来看,一个好的企业,还有一个好的投资者一定要跟时间做朋友,绝对不要干跟时间做敌人的事情。

很长一段时间,汽车可能会走两个路线,代步工具的路线仍然会存在,就跟今天在非洲,还是功能手机为主,回到智能汽车,特斯拉自己未来一家拿到?20-30%?的市场份额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单纯的智能电动车这个领域。我觉得他自己能够做到?500?万辆到?1000?万辆,拉长时间来看,做到这样的销量没有任何问题。

还是看整个智能电动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它有机会能摸到30%的市场份额,跟智能手机比较接近,而不是今天汽车的份额,智能手机的第一名大概能做到30%的市场份额。

本文文字资料:雪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预售数据成迷

历经4年酝酿、找来多位队友“加持”,ARCFOX旗下首个量产车终于亮相,北汽蓝谷总经理刘宇全程卖力为其宣传,但北汽集团一把手姜德义却全程缺席。

10月24日,ARCFOX首款量产车αT正式上市,中文名字命为“极狐”,补贴后售价24.19万元至31.99万元,这一价位将直接与Model?3、?理想one,小鹏P7等造车新势力旗下产品竞争。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22日,ARCFOX?αT就已开始预售,但对于预售销售数据,北汽方面却一直未明确披露。10月9日,有投资人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询问北汽蓝谷董秘,ARCFOX?αT开启预售之后的销售量,董秘仅回复“敬请参阅公司在上交所网站披露的月度产销快报”。

然而,北汽蓝谷近来月销快报仅公布当月总销量,并不展现单一车型销售数据,对于ARCFOX?αT确切预售量究竟多少,中车网致电北汽蓝谷董秘办公室问询,未有人接听。

极狐并非ARCFOX旗下首款车,此前该品牌还推出过GT、ECT、LIFE等车型,只是均未实现量产,有数据显示,2019年4月,ARCFOX旗下车型共销售64辆。

ARCFOX对北汽蓝谷颇为重要,该品牌是北汽自主旗下唯一高端品牌,现已成为独立事业部。北汽蓝谷长期较为依赖B端销量,寄望ARCFOX旗下车型能改善这一局面,该公司在2020年半年报中表示,将按照规划做好?ARCFOX?品牌车型的信息推广,通过传播支持、渠道能力提升等手段措施来重点突破对私市场,使私人客户更加关注公司产品。

对此,履新北汽蓝谷4个多月的刘宇,在极狐正式上市当天接受访时透露,北汽新能源的确存在大客户购比例极大的情况,“哪痛治哪,下半年我们肯定会加大在私人用户市场的力度,提升我们在私人市场吸引力。今后绝对不再靠补贴,不再靠政策驱动,而是靠商品性和消费者购买意愿。”

被指中规中矩

北汽对ARCFOX酝酿已久,2016年,北汽蓝谷前身北汽新能源就已推出该品牌。但实际性进展则在2018年6月,北汽新能源宣布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7个月后,双方合资建造的整车工厂落户江苏镇江

除了招来专为豪华品牌代工的零部件厂商麦格纳,北汽蓝谷还找来另一位优质队友——国内电子通讯业巨头华为,负责ARCFOX车型软件领域。刘宇介绍“蓝谷麦格纳是一种变革式的全新合作模式,软硬分工明确,ARCFOX负责硬,华为负责软。这是其他造车新势力所不具备的,ARCFOX可以看作是发展升华的造车新势力。”

与此同时,刘宇还宣称“ARCFOX?αT有能力完爆40万以内的燃油车,我们的竞争对手一定是燃油车,是对新技术不敏感的产品。”

然而,即便引来诸多豪华队友,迄今预售数据迟迟未明确披露的ARCFOX,销售前景并不被看好,认为其造型、内饰、OTA升级、电机均未呈现出优于对手的竞争力。

对此,汽车咨询公司LMC(上海)总经理曾志凌对中车网说:“不止是北汽,大部分传统车企电动车产品销售成绩都比较一般,电动车的消费群体大都追求科技感,在设计、智能化配置上要新潮,但是传统车企因为原有的思维限制,总体上产品显得中规中矩,令消费者缺乏记忆点。”

另有分析师曾对中车网直言,北汽蓝谷类车企通过经销商售车,与特斯拉、蔚来经销体系不同,难以形成良好的用户运营能力,而后者正是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竞争武器之一。

北汽自身来说,旗下自主产品无论是燃油车绅宝D50,还是新能源汽车EU5仅短暂畅销,很快归于沉寂,也令市场对其高端产品前景判断趋于悲观。汽车分析师张翔告诉中车网,在六大汽车集团中,北汽的自主品牌并不强。北汽经济型新能源汽车虽然曾经短时间辉煌,总体并不成功,过去推出的一些燃油车又大多已停产。现在做一个高端品牌,缺乏基础支撑。

在北京现代履职期间销量一路下滑,对兜兜转转回到自主的刘宇来说,极狐销售成绩如何,是其任期内重要绩效指标。然而,对新上任的北汽集团董事长姜德义而言,极狐也许并不那么重要。

不同于徐和谊多次为ARCFOX上台,姜德义并未在极狐上市发布会上露面。早在今年7月,姜德义接替徐和谊之位时,北汽集团一位业内人士曾对中车网说:“新任董事长上任后有哪些变化,可以明确的一点的是北汽不会像过去那么激进的赌在新能源汽车上。我们判断未来10年内国内纯电动市场不会有大的发展,All?in新能源这件事,只有徐和谊才会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汽车

上一篇华晨中华小型车-中华华晨汽车两厢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